摘要
新华网思客
商业片大行其道的今天,在中国密密麻麻的将近两万五千多块城市银幕里,为什么就没有艺术电影的立锥之地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商业电影最发达的美国的电影放映业是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并举的吧。
图为放映商业大片的影院放映厅
为啥电影院里看不到经典艺术电影
作者/方瑾
美国的艺术电影放映之路
在旧好莱坞时期,八大电影制片厂控制了整个电影业,它们同时进行发行和放映,拥有自己的大批影院,构成一个垂直的制片、发行、放映系统,这个时候的院线都附属于制片公司,没有独立出来。它们拥有的影院占据了太大的市场份额,导致数目众多的小影院的强烈不满。1946年美国司法部根据新修改的反垄断法,下令派拉蒙公司中止电影院放映网的经营权,这一命令对其他各家兼营放映的公司同样有效。派拉蒙判决中的这些反垄断规定彻底改变了美国电影业的结构,打破了电影公司制作、发行、放映的一体化垂直垄断。可以说,而时至今日,这些规定仍然为独立放映商所用,用来制衡大院线控制市场的力量。同时,美国官方并不要求影院必须加入院线,反而鼓励独立影院的存在,以促进市场的多样化。
正是由于美国对垄断的限制,对合理竞争的保护,促进了更加追求艺术表达的独立电影的繁荣,同时也保护了小众艺术电影的放映端——独立影院的生存空间。现如今,独立影院、艺术院线(如Landmark和Sundance)和大型院线的特别放映是构成美国艺术影片放映的三个主要模式。艺术电影(包括大量的独立电影)主要放映于独立影院;而通常只有获得奥斯卡提名的艺术电影才可能进入艺术院线;大型院线旗下的特别放映,一般都是放映在艺术影院反响很好的影片,是影院拓宽放映影片类型,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举措。
尽管拥有一批固定的,高素质的观影人群,只有为数不多的影院能够继续靠放映盈利,大部分艺术影院的运作资金都不是通过票房,而是靠捐款、基金会、政府部门,如艺术委员会等资助来支撑。
中国的电影放映现状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前,中国电影走的还是制片厂——中影公司——各省级电影发行公司——市、县电影发行公司——电影院的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计划经济模式,2001年12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推进形成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加快结构调整,形成由一个发行主体和若干影院组合的院线,院线制对近十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繁荣功不可没,但随着产业发展纵深化和市场需求的全面激活,这种依靠行政手段发展起来的院线制已经显露出弊端。
国内目前的现状是商业院线过度膨胀,艺术影院不论是票房还是数量都少的可怜,放眼内地,目前能称得上艺术院线雏形的只有两家,一是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包括四家院线,10家影院。根据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提供的数据,2014年该联盟共放映40部艺术影片,总场次3350场,票房约500万元。另一家则是北京的惠民特色影院,它有3个加盟影院,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片源,每周提供一个影厅进行两场艺术电影的放映。粗略估算,这两家联盟一年的票房收入也许才刚刚抵得上如今在商业院线里两周的成绩。其他城市的情况就更加可悲了,有很多城市一家艺术影院都没有。
而强制要求商业经营的影院必须加入院线的行政规定,以及院线统一与发行商交涉的行业惯例,导致影院几乎没有选择放映的自由,于是便出现了走遍全中国的影院,同一时间都在放同一部片子,同质化十分严重。
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商业院线能够很好的满足观影人群的需求了吗?显然不是,近两年来,全国的一二线城市出现了许多私人影院,观影人群以90后为主,运作模式多采用o2o,线上社区+线下观影,私人影院排片中,艺术电影占据了相当份额。根据爱沐私人电影联盟的ceo全珂表示,两年前,中国私人影院可能只有200多家,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1000多家,未来在中国可能有10万家私人影院,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尽管私人影院一直受到版权和放映主体资质的质疑,但私人影院的迅速崛起,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说明现今毫无差异可言的商业电影放映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市场需要差别化竞争。
迎合大众趣味的商业大片深受追捧
成熟的电影市场还应有情怀
作者/程龙
从票房的角度看,刚过去不久的电影暑期档可谓火热。院线上的电影,多数是一味迎合大众趣味的商业大片,通过不断堆高明星成本和宣传代价来获得观众的追逐。与《少女哪吒》和《红楼梦》上映时间撞车的,是《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96%的排片份额都被后两部作品瓜分了。
从票房的角度看,刚过去不久的电影暑期档可谓火热。但火热之中也藏有若干冰点:两部在国内外的电影节上斩获奖杯不断、点映亦是场场满座的电影《少女哪吒》及昆曲电影《红楼梦》还没上映就被下线,院线排片几乎为零。
这两部电影的票房不够炫目,是意料之中的事。没有粉丝经济、没有明星噱头、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在当前商业规则支配下的电影市场里,要获得票房成功实在太难。即使如《大圣归来》这样高票房的电影,导演田景鹏也坦言,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历经坎坷,由于经费不够没钱做宣传,对票房都没太敢想,幸亏自来水托起了票房。可惜,并非每一部电影都有这样的好运。但对于制作精良且口碑不错的影片遭遇的零排片,还是值得深思的。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达到296亿元,跃居世界第二,增速全球第一。但这样的市场恐怕还难言成熟。院线上的电影,多数是一味迎合大众趣味的商业大片,通过不断堆高明星成本和宣传代价来获得观众的追逐。市场缺乏细分,影院的排片千篇一律,根本没有情怀的存在空间。比如《红楼梦》甫一上映,有相当多的昆曲爱好者表示出了兴趣,但是却找不到上映的影院,只得悻悻而归。因为口味不够大众,就得销声匿迹;因为票房不够可观,就遭遇零排片。这对于非商业电影来说,试错成本太高了,市场呈现单一和同质化的面貌,扼杀了很多创新和突破的努力。
休闲娱乐是许多观众对电影的主要诉求,这无可厚非。但电影还是一种文化艺术,它不仅仅承担着娱乐功能,还具有审美和教育等艺术功能,需要寄托价值和理想。如果观众对电影的诉求一直停留在娱乐上,那对市场将是一种纵容和误导。尤其是很多不受票房青睐的电影,不受大众欢迎,可能是由于当中一些元素是超前的,是突破既有审美趣味的,是具有成长为时代风向潜力的,难道就应该找不到成长的土壤吗?就好像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的命题,成熟的市场应该提供一再试错的机会,应该能开辟一块地方让火车自由奔跑、不断改进,不然又哪有看到火车一骑绝尘的那一天?
与《少女哪吒》和《红楼梦》上映时间撞车的,是《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96%的排片份额都被后两部作品瓜分了。笔者无意于探讨究竟何者的艺术价值更高,毕竟任何电影都有指向的目标受众,无论怎样不被理解,但艺术价值的选择是自由的。只是若干年后,当人们回眸我们今天的电影艺术,如果只能看到颜值炫富小鲜肉这些元素,会不会有一丝悲凉?对于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而言,在票房之外,还应有情怀。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