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顺序也称方位顺序,依据构成一个事物各部分的顺序来写,或由前到后,或由上到下,或由外及里,或由大到小,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按东南西北的方位。

一、空间顺序的好处

1.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2.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所有顺序中最合理的顺序。

3.按空间部位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二、空间顺序的课文

1.《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2.《草原》

草原这篇课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绘了草原秀美图、草原迎客图、草原联欢图三幅画面,表现出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蒙汉情深.

3.《故宫博物院》

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4.《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5.《九寨沟》

《九寨沟》这篇短文是按总分总、空间顺序描写的。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和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九寨沟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三、顺序的分类

1.时间顺序

按时间先后为顺序进行记叙,在写人、写事、写景的文章中,经常可见使用这种顺序。

如:春天,小草探出头来,给校园增添了一片平静的绿色。几场蒙蒙细雨,草色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校园的老树吐出了新芽,那是新的希望。

到了夏天,校园里空无一人,学生老师们都放假了,只有火辣辣的太阳晒着长长的跑道,烦人的知了不停地鸣叫。

秋天,又是一个新学期的起跑线。天气渐渐凉了,学生们的衣裳渐渐加厚,花坛里的老树纷纷落叶,落叶在秋风中随风飞舞,那是秋天独有的味道。

白雪皑皑,寒冬来临,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给教学楼织上了一件雪白的毛衣。操场上更是一片雪白的世界。

解析:围绕校园风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描述校园最具特点的景物,条理清楚,是写作初学者最易学习的写作顺序。

2.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的使用中,一般会有表示地点的词语或短语。如:山脚、山腰、山顶、路边、教室里、从……到……等词。

如:我走在海边的沙滩上,沙子白白的,细细的,踩上去,软软的沙子就像在给我脚挠痒痒,真舒服啊!

沙滩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礁石,有的像青蛙,有的像水牛,有的像老虎,还有的像鸭子,它们姿态各异,有趣极了。

我跑到一块大礁石上,看到远处的海水碧蓝碧蓝的,无边无际。风吹过,有雪白的浪花向我扑来,又调皮地跑开,好像在和我玩游戏呢。

解析:上面的文段就是采用的空间顺序,从沙滩,到沙滩旁的礁石,再从礁石上,到无处的海水,一步一景,细致描写,仿佛带着读者一起在海边游览了一番。

3.事情发展的顺序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记叙。一般在记事、写人作文中经常使用这种顺序,一些童话或想象作文也经常使用这种顺序写作。

4.分类内容排列的顺序

根据人或事物的性质、特点,把内容分为不同的类别,然后按照所分类别逐个进行记叙。这种顺序在写人作文、写景、写事和状物作文、说明文时都可以使用。

四、说明顺序的答题技巧

1.从说明对象入手,判断顺序。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结构或布局的介绍,多以空间为序。

2.从语言标志入手,找出顺序。

(1)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一般在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如”古代、现代、21世纪”等。

(2)以空间为序的语言标志是”东南西北””上中下””左右””远近”等方位词。

(3)以逻辑为序的语段常会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的词,还有的逻辑词语为由内到外、由表及里、从整体到部分等。

3.从文段大意入手,分析顺序。

有的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不能明显地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分析,我们就概括归纳文意,厘清写作思路后,才能把握文章顺序。

五、说明顺序的分类

1.时间顺序

说明的顺序就得围绕着发展变化进程的特征来写,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事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前而后、由左往右、由南而北、由低至高、由大到小(也可能相反)等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3.逻辑顺序

如果说明的目的是阐述事理,就要对事物的性质、内涵的解说为内容,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

4.综合顺序

(1)兼用空间和逻辑顺序

(2)兼用逻辑和时间顺序

(3)兼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顺序

六、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常用语从概括到具体或者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并列式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以逻辑为序的事理说明文,多采用递进式结构。

3.连贯式

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工作程序、以时间为序,前后相互承接,多采用承接式结构。

举报/反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