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是一个成功的演讲吗?
亮老师并不是B站用户,
不懂什么是鬼畜,洛丽塔,二次元…
仅单纯从 演讲 这门技艺的角度分析<后浪>。
判断一个演讲成功与否,
唯一的标准是,
是否达到演讲的目标。
演讲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告知信息
感受情感
号召行动
来看看<后浪>的演讲目标,
《后浪》主要策划人之一、B站市场中心总经理杨亮表示,这个片子主要是希望让看到的人能够被视频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和精神所鼓舞,通过这段视频让公众重新认识大多数年轻人并引起共鸣。
—IT之家 05.04
有引起共鸣吗?答案是有!感动到热泪盈眶的各种浪人到处都是。
三小时播放量破百万,截至发稿站内播放量1196.3万次,18.8万弹幕。
但网络上两级分化的评论声音孰强孰弱并不容易判断。
一部分前浪的热血感动和一部分后浪的冷漠批判形成鲜明对比。
哪种声音才是主流,大多数年轻人是否引起了共鸣呢?
不好说。
就亮老师的朋友圈来看,
转发并正向评论的朋友不足5位。
转发者多为热血正能量大龄青年。
倒是在几个群里,有过很多热情推荐。
推荐者不详。
但是,
在B站意欲破圈,不仅是内容破圈,更是用户破圈的商业环境下,
在五四青年节前,献给1.3亿B站用户,宣扬主流思想的视频,
联合各大主流报纸,在央视黄金时段播放,
仅仅是为了让公众重新认识大多数年轻人并引起共鸣吗?
结合演讲的内容来看,
这个视频也是B站的一次
营销广告。
营销广告的四个目的,
树立品牌形象
引导消费
满足消费者
表达广告信息
从这个维度来看,同样的争论颇大。
很多人因为这个视频知道了B站,
一部分B站的用于因为这个视频更加认可B站,
当然也有一部分用户表达了对B站的失望,
“这已经不是我心爱的小破站了”
简单来说,
<后浪>演讲视频的听众反馈两极分化,
考虑到听众庞大的基数,
<后浪>的演讲目标无疑是成功达成的。
况且,能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对营销广告来说就是最好的反馈。
这样说来,
<后浪>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视频。
怎样从演讲角度评价<后浪>
演讲是一门,
演讲者通过向听众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演讲目的的技术。
赏析一个演讲,
无非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看。
立意和内容
结构和逻辑
呈现和传递
立意:
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在五四青年节前,中国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
尤其是考虑到B站当前的商业布局,
推出这个主题的演讲是非常适合的。
在“全面焦虑”的时代,是需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肯定,鼓励和希望了。
立意是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
服务于演讲目标的达成,
立意最重要的是和听众建立连接,
即,为什么听众要听这个演讲。
立意BIT法则
在演讲的中心思想里和听众建立连接的方法有三点。
Benefit:你的演讲能给听众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利益。
Interest:你的演讲是否能让听众感兴趣。
Trouble:你的演讲能解决听众怎样的麻烦。
<后浪>抓住了听众的兴趣和帮助听众解决麻烦。
内容:
<后浪>的演讲内容用了三个满怀来体现对年轻一代的认可与赞美。
用了一句结束语表现对年轻一代的寄语。
认可赞美:
第一段:这是一个友好的年代,年轻一代享有丰富的社会资源。
前浪对后浪满怀羡慕。
第二段:年轻一代拥有选择的权利,把个人的热爱变成面向众人的事业。
前浪对后浪满怀敬意。
第三段:年轻一代展现这个国家积极向上的风采和特质。
前浪对后浪满怀感激。
寄语:
结束语,前浪后浪都在同一条河流,奔涌吧,共勉。
从演讲稿的内容信息来看,较多采用论述性的短句,
而且多是结论性的排比句和段落。
论述方法多是直接表达观点,
基本没有事实,案列,道理等的内容铺垫。
整体显得演讲文稿,内容空洞无落,
不管是满怀羡慕,敬意还是感激,
更多的似乎是演讲者的一厢情愿。
但我想这是文案创作者有意为之,
因为,
还有配套的演讲视频。
这是演讲内容另一种形式的呈现。
通过影像辅助表达。
文稿直抒胸臆,输出结论,
视频体现细节,展现事例。
影像呈现的是一个个的画面,展现的是一个个时间点。
是绝佳的表现事件细节和记录事件过程的方法。
说不清道不明,一个镜头,就都有了。
就像,
每个人可能都对恐惧有不同的自身感受,
描述那种感受模棱两可不说,别人还不一定是一样的感受。
此时,一个镜头,一个眼神,或许能说明一切。
借助恰当的视觉辅助工具或道具会让让演讲更具魅力,
但,让我们来看看<后浪>的这段视频选取的内容,
这也是让很多人引起观看不适的最大槽点。
比如: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这一段
这一段文稿对应的画面是:
VR体验展示科技繁荣,Cos小姐姐面向城市。用iPad pencil来学习一门语言,手办高达模型学习新的记忆,电影院组队看电影,自驾或者飞行旅行,潜水漂流跳伞,相机记录美好。
是的,这些很美好,真的太美好了。
画面丰富,色彩艳丽,选取的素材有不错的视觉观感。
但是,
这些个画面所展现的例子,
放在还有十一亿人没有坐过飞机的中国,
放在大多数人年轻人还为了居无定所焦虑不堪的当代,
真的很难引起“大多数”年轻人的共鸣。
作为论述性的演讲,大量的结论性观点是应该有相应的内容支撑的。
<后浪>在视频里呈现的画面内容是不够全面的,就像有的网友评论,
代表了精英主义,有钱的后浪。
一部分人有了共鸣,能从事例里面自然过渡到结论,当然颇受感动,热血沸腾。
一部分人却感受到的是割裂和陌生,哦,年轻人这么cool,为啥我还在送996.
表达观点类的演讲,
选择内容支撑立意,要学会使用MECE法则。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不重复不遗漏。
<后浪>的听众是年轻一代,就不能厚此薄彼,
选取的素材不能失衡,只代表一小部分的听众。
应该触及更多更广泛的年轻一代形象。
除了那些“真正拥有选择权利”的年轻人,
还有那些处在温饱的年轻人,
还有那些疲于奔命的年轻人,
还有那些奉献和服务的年轻人,
还有那些…
简单来说,
内容上,跑题!
听众分析没有做到位。
<后浪>的演讲文稿过于煽情,充满感性,缺乏理性。
很多观点的直接表达也略显空洞和单调。
视频内容,则精心挑选了大量只代表一部分群体的影像,
缺乏普遍性,说服力欠佳。
甚至,这些被展现的群体,根本不需要鼓励。
现实生活大部分的年轻一代才更需要被鼓励和肯定。
却看不见他们的痕迹。
参考,
特朗普在康涅狄格州海滩警卫队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的选段:
”你们以后会发现,某些事本不该由你们承受,甚至没有任何正当性。然而它就会发生在你身上。但是,你要做的是埋头前进,一直奋斗!奋斗!奋斗!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然后很多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看看我最近的遭遇,特别是被媒体对待的方式,我可以明确地说,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政治家遭遇过更坏的、更不公正的对待,你们不能被类似的事情打倒,不能被批评你的人,以及和你唱反调的人,阻碍了你的梦想之路。”
有观点,有例子,有论述,这才像老一辈对年轻一辈的教诲。
川普可以的!
结构和逻辑
结构:
<后浪>结构无疑是清晰明了的,分-总的结构方式。
三个满怀三段互有联系的内容。
层层递进最后总结共勉年轻一代。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
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
三个结构形式一模一样的短句,
简洁有力,充满情感,
将演讲主体清晰地划分为三个段落,
又高度概括了每个段落的内容。
使用重复性地短句来标注和划分演讲结构是一种合适的方式。
尤其是在没有字幕的演讲活动中,更加效果突出。
逻辑:
从整体的演讲逻辑来看,
<后浪>的表达逻辑是这样的,
年轻一代时代环境好 – 所以有选择权利 – 选择的结果是让国家更加美好 – 继续努力!
单从这条逻辑线来说,针对一部分年轻一代,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以这种逻辑来覆盖所有的年轻一代,是不适合的。
放大了集体的荣誉,却忽视了个体的苦难,
隐藏了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现实,
转而是对个体能力不济的苛责。
人类积攒几千年的财富,是开放给所有人的。
你享受不到,是你的问题。
但问题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礼物吗?
很简单,
2018年,CNNIC发布的报告是中国网民8.54亿人,还有5亿人呢?只在获取信息这一件事情上,他们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同时,由于演讲文稿里太多缺乏论证的结论性语句,
更加显得逻辑不充分。
比如,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这种论述逻辑,基本等于一厢情愿的意淫。
比如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粗暴地下一个结论,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充满恶意的嘲讽与否定,虚假伪善的赞美与鼓励,
并无差异。
简单来说,
逻辑上,以偏概全,缺乏说服力。
一味地“礼赞”“小部分”年轻一代,
一味地“贴近”社会主义“标准”答案,
就像是成功的前浪先对成功做了定义,
然后又对成功的后浪们寄予希望。
不怎么“成功”的后浪们,跟你没有关系。
呈现和传递
呈现:
不得不说,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老师是真的优秀的“演讲”者,
宏大叙事的口吻,扎实的台词功底,声情并茂,再加上足够宏大的配乐和视频素材,
感染力十足。
传递:
采用向听众喊话的方式,
727 个字的演讲文稿里,用了22个你们,
这种方式会强烈地与听众产生即时的连接。
仿佛你就和演讲者对话一般。
何冰老师
老一辈的身份象征和声情并茂的演绎,
会很容易让人共情,达到情感的传递。
但就演讲主题,内容,价值观的共情和传递,
就不那么尽如人意。
演讲开篇的基调就有点高亢,
情绪是渲染到位了,
但是内容过于空洞意象,
用词官方正式之余又文艺高雅,
有点曲高和寡的意思。
传递方式与听众产生距离感。
这就很不利于听众对内容的接受。
亮老师个人而言,不喜欢情绪强烈的演讲风格。容易把听众带入情绪旋涡,从而忽略对演讲内容和思想的理解。这种类型的演讲,听的时候容易动容感慨,听完之后更容易毫无波澜。
总结
总的来说,<后浪>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视频,达到了作为营销广告的演讲目的。
但<后浪>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视频。
优点:符合时代特征的立意,清晰有条理的演讲结构,演讲者情绪到位的演绎,视频剪辑带来“燃”的效果。
缺点:缺乏诚意的听众分析,内容偏颇空洞,逻辑以偏概全。
但不管怎么说,<后浪>能引起那么多那么广泛的讨论,
在争论主流与标准之外,还能有各种角度客观的评论,
不正说明当代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被代表,成为所谓后浪,
不正说明他们拥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吗。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大龄年轻人无意蹭热度过多谈论青年价值观,
亮老师此时正在教孩子们怎么去欣赏一个演讲,
看到引起广发讨论的<后浪>,
正好作为一个案例,可以分享给我的小同学们。
小同学们或许能通过亮老师的这个一篇分析,能明白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赏析一个演讲。
一、
但,小同学们或许不明白,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时候是没有机会选择前路的,
甚至,很多时候是没有后路的,
感到失望或者望尽天涯路的时候,
很多时候并没有所谓的“避风港”,
有一个家,但并不总是存在一个你历经风雨可以回去避难的“温暖港湾”。
处于低谷的时候,家和家人或许会给予你更大的压力。
很多的年轻人,就那样站在路中间,身前白雾茫茫,身后没有灯火。
但,
<后浪>里展现的那种仓廪足而兴礼仪的时代总归是客观存在的,大部分的年轻人埋头奋斗总归是没有错的。
二、
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很诡异的,
在儿童时期往往强调规范,打压想象力,
在青年时期又包容开放,多鼓励与鸡汤,
创造力匮乏导致自主思考能力弱,容易人云亦云,
喝多了鸡汤又容易上头,美好幻境和冰冷现实冰火两重天。
谁不愿意努力上进,积极奋斗呢,
或许,重点不是前浪后浪,重点是,
何为青年?
谨记先生名言,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