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有个叫小秦岭的地方,光秃秃的石头山峰高耸入云,远观就是个贫瘠之地,然山脊下却是另一番景象,包裹的是黄土沟坡,很早以前人们便选择在里边生活,农耕自然是传统方式,听当地影友老师介绍,黄土沟坡自然条件不太好,这些年大多数人都搬离了这里,走进了山下的小镇或者县城,然而还是有一些人家依恋故土,舍不得离开,在深山沟壑下最近发现了一户人家,隐居在里边长达21年,至今不肯离开,适逢小麦收获时间,一行人便结伴前往探访。

顺着山道走了1个多小时,最后在一个拐角处我们停下了车子,G老师说那户人家就隐居在山沟之中,目前近处的道路就是一条黄土山路,车辆极难通过需要步行下去,极目四望,四周便是绿染的梯田层层,这便是退耕还林的成绩,今天烈日当头,远方的石头山脊愈发清晰,热浪吹过,青草和小麦的香气夹杂在一起,似乎便有了麦收季的味道。

沿着隐没在杂草丛中的山道走下山坡,转过一个S型的山坡下边的的道路愈发的窄,不是G老师带路很难相信这里竟然还有人生活,半个小时后我们下到了沟底,又开始往山外沿山爬行,10多分钟后忽然听到了一声牛叫,驻足望去,对面山道上走来了一位牵着牛的男子,身后另一位男子拉着满满一车小麦走了出来,看到我们也不做声,依旧沿着黄土小道走了下去,一行人开始跟在后边拍照,这便是我们我们今天要记录的传说中的人家。

男子牵着牛走得很轻松,不多时就消失在了山林之间,然而后边拉麦的架子车的下坡路却不是很顺利,山坡的另一侧便是深沟,这名男子在前边掌握着方向,车后还有一名少年拖拽着车子,两人小心翼翼的慢慢朝下放着车子,正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小伙子,你们好,麦子割完了没有啊?”,“刚开始,还没有呢。”简单的交流后打了个招呼。

跟在牛和车辆后边下到了山沟半坡之上,一片小树林前的小道上我们遇到了两位拾麦子的老人,他们便是这户人家的家长,相比前边的2名男子而言,两位老人家要好交流,弄明白我们想拍摄原始的小麦收获方式,大叔非常愉快的接受了我们的请请求,大娘甚至还邀请我们去她家一起先吃个早饭,大叔很友善,站在路边开始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

“你们没来过,这里的小树林里原来总共住了5户人家,邻居们在20年前就响应政府号召,都往山下小镇移民搬迁,现在就剩我家一户人了,家里在山下也有新房子,小儿子住在那边,山里条件不是很好,可是我们老两口年过70了,不愿意离开这里,过惯了山中自由自在的农耕生活,便没有离开老家的打算了,现在到了龙口夺食的季节,全家人一起抢收小麦。”

大叔大娘生了2个儿子,农闲时间儿子们都外出打工,16岁的孙子已经不上学了,老人心疼他就留在身边,平时家里也就是老两口和大儿媳带着孙子,家里有14亩地,种着6亩苹果,8亩小麦,还养了8头牛,一年下来也有近10万元的收入,生活在大山之中就算相当不错了,这也是老人不愿意离开山沟的主要原因。

大儿子将牛拴在了小树林里,帮着弟弟一起把麦车拉进了小院子下边的打麦场上,大娘回家帮儿媳做早饭去了,孙子闲着无事靠着小门楼看着父亲和叔叔在忙活,大叔继续和我们聊着天,他说家里的8亩小麦如果天气不打搅一般10天左右就会完成,这麦收季节的天气不好说,说不好就会有雨,要抓紧时间抢收,否则雨天多就会糟蹋了粮食,一年的麦子要受损失的,虽然说不靠小麦卖钱,可是这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是万万不敢马虎的。

大叔的小儿子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了,山沟里条件不好,娶媳妇就是个难事,他至今还是独身,这是大叔无意间流露出来的秘密,我们也不好和他过多提问,他的感受我们便不得而知。兄弟两人卸完麦车后,哥哥回了家,弟弟便主动挑着水桶担子,在小树林边上的地窖大水饮牛,他告诉我们还说:“家里的牛今年已经繁殖到了8头,新添了2头小牛,一头牛一年就能出栏,能卖1万多元钱,山沟里养牛几乎没有头成本就是纯收入,这是家里的致富来源,平时是父母喂养,自己回家来就要多干点活。”

等小儿子喂完牛,家里的4个男人休息半小时后便走进了麦场,开始在上边摊小麦,要在烈日下把小麦暴晒5个小时,然后在下午3点钟开始碾场,山沟里的农耕生活很传统,收麦子依旧延续着老办法,摊场,翻场,碾场,扬场便是既定的程序,大叔带着儿子孙子每年都是重复这个农活,大家都非常熟练。大叔说:“基本上每天就是早上天亮起来,全家齐上阵能割2亩小麦,拉回来当天就要完成碾麦任务,这叫赶前不赶后,能收多少先收多少,龙口夺食,相当紧张,吃完饭在家里休息一下,下午就是在麦场上渡过,天黑前当天的小麦就要拉回家,麦子收完还要继续晾晒干才能归仓。”

30度的高温天里,4个男人等摊完麦子已经是汗流浃背,大叔年纪大了看上去相当累,便一屁股坐在了核桃树下,略略喘息片刻又继续给我们介绍他家的情况,“其实呀看上去山里有点艰苦,可是对我家的情况来讲我觉得不错,现在社会好种地不纳粮还有补贴款,是亘古未有的事情,山里老农民有没有其他本事,就会种个庄稼,到了山下你靠啥收入?住在山里吃喝地里产,种苹果养牛有收入,闲暇时候你再手脚勤快,在山上挖挖药材,采采野果还有收入,就像我家这棵大核桃树,一年能产400斤,还能收入上千元呢,家里现在的主要收入就是要存下,将来给小儿子和孙子娶媳妇用。”

小儿子和孙子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他们翻完场没有立即去休息,却跑到了沟边的树林里,这里有一个老桑树,现在果实累累,这里是他们专享的美味,两个人站在那里吃个好一会,甚至还不忘喊叫我们一起去品尝,孩子说山里野果很多,非常好吃,过两天还会有野杏成熟,你们在城里是吃不上的,我家的苹果也好吃,秋天你们来我摘给大家吃,保准你们喜欢,我们问他不上学了有没有外出打工的想法,他说:“我爷说我没有到18岁,要在家里在停2年,现在我还小出去他们不放心,完后才能出去。”

大叔说平时家里就是他们老两口和儿媳孙子一起生活在这里,山沟沟里就是他们一家人,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就像古人隐居一样,自由自在,山沟虽然贫瘠,可是只要勤劳生活还是很不错。山坡上到处开遍了这样的小兰花,尽管土地贫瘠干旱,可是它依旧绽放,我们看看这是不是就像大叔一家人啊,扎根坚守在这黄土山沟壑之中,坚强的生活着。

翻完场上的小麦大叔一家要吃早饭了,时间已经到了中午11点钟,老人家一再邀请我们一起吃个午饭,可是想到他们下午还要碾场,连续麦收天非常辛苦,不便继续打搅他们,大家便推谢了老人的好意,出来继续在山沟里采风。

路边的山坡上还是大叔家的一小块麦田,现在麦子还没有完全成熟,一根电杆孤零零地站在里边,它现在还肩负着给大叔家送能源的重担,在这里陪伴着大叔一家人,继续过着与世无争,与那里喧嚣红尘的生活,看上去是那样的简单,其实大叔一家活在自己的生活中,过得是安阳的满足,知足,也许对他们来讲隐居深山,农耕生活才是好生活,但是毕竟现在已经是21世纪,我们还是希望看到大叔一家搬出大山,融入现代社会,您觉得好不好?欢迎留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