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鸟巢”在冬奥会之后首次对外开放,场内保留了北京冬奥会火炬台。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结束已经3个多月,着眼“后奥运”时代,如何运用好冬奥会的长尾效应,提高众多场馆的赛后综合利用价值,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圣鑫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纵观奥运发展史,竞赛场馆的赛后利用普遍存在很多难点和痛点。不过,从前期“冰丝带”、“冰立方”、首都体育馆等场馆开展的体验活动来看,大众对于接触冬季项目、走进奥运场馆的需求是广泛存在的。利用好冬奥场馆,对于开展全民健身以及促进中国冰雪运动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场馆赛后有“四用”,“无用”并非真无用

作为奥运会的重要遗产,奥运场馆不仅仅是奥运会留下的场馆资源,还包含了举办重大体育活动的历史记忆,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奥运、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圣鑫表示,之所以要加强冬奥场馆的赛后综合利用,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考虑。

首先,就是把场馆的体育功能回馈给广大人民群众。冬奥场馆规格高、设施齐全,做好场馆赛后利用,既是对城市体育设施的丰富,也可以完善城市的功能布局。

其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联合国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就提到,体育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不仅是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也是主办国、主举办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创新可持续管理模式的重要体现。

再者,在申办冬奥会时,国家、城市就对赛事场馆的未来做了规划。从这个角度来说,赛后合理运用场馆也是兑现申办时的承诺,执行规划能力的体现。

李圣鑫教授把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总结为“四用”。 受访者供图

综合这几点,李圣鑫认为,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是必然的,“当然,各个国家可能是几个方面都考虑,也可能重点考虑某一个方面。但无论是永久性还是临时性场馆,都要有可持续性,不仅要满足当前的发展,也得谋划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纵观历届冬奥会,场馆的赛后利用方式主要有四种,李圣鑫将其总结为“四用”——“民用”、“军用”、“商用”和“无用”。

所谓“民用”,指的就是将场馆融入城市,为社区、市民、俱乐部等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让奥运场馆成为人人可及的健身娱乐活动场所;“军用”则是将场馆变成专业的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训练基地,为各地运动队尤其国家队提供服务;“商用”是指以场馆为基础,通过功能转化、改造升级,将其建设成为集体育、商业、休闲度假、会议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而“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指场馆功能的回归。

对于最难理解的第四种用途,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奥运史上,有很多国家会搭建一些非永久性的场馆。一般情况下,奥运之后,它就会回归原来的功能。比如伦敦奥运会时,在格林尼治公园建的马术基地,赛后一拆,就又变回绿地了。”

4月20日起,“鸟巢”试运营“双奥”主题旅游精品体验线路,冬奥会志愿者在颁奖台拍照留念。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前期规划有亮点,赛后利用有难点

在推进冬奥场馆赛后综合利用的过程中,难点和痛点是肯定存在的。李圣鑫表示,一般来说,奥运场馆赛后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不少。场馆运营维护成本高、项目场馆本身过于专业化,运营持续性差,人才保障不足等都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对此,他也举了几个例子。奥运场馆像“鸟巢”,规格高、设施齐全,如果直接“民用”,运营维护成本很高,这会导致场馆开放非常困难。如果进行改造,除了工程本身有难度,也进一步增加了成本。而像钢架雪车这种专业性强、普及度不是特别高的项目,相对来说,场馆的赛后利用会更难。

此外,很多冬奥场馆开放性强,尤其雪上项目,多依托于山地,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如何维持长期较大人流量,保证场馆的长期效益是个不小的挑战。

最后一个难题就是大型体育场馆的人才保障问题。奥运会期间,考虑项目需要,可以使用专项资金聘请团队或者抽调人才。赛后,这些专业的人一般就转向其他比赛任务或者回到原来的部门了,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出现有场馆但没人的尴尬局面。

不过,这些问题,有很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甚至申办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

今年北京冬奥会,很多土地、场馆、设施等都是对之前北京亚运会、北京奥运会“遗产”的利用。“2015年7月31日,我们打动国际奥委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求大求全。北京冬奥会前期的规划做得非常好,包括选用张家口古杨树场馆群以及云顶滑雪公园等,节省了不少成本。”李圣鑫说。

参考其他国家冬奥场馆的应用经验,北京冬奥会在场馆赛后利用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最近的几届冬奥会,中国都从中参考了一些好的做法,甚至做得比他们更好。比如国家速滑馆,这是北京冬奥会期间的新建场馆,它既可以为专业队训练服务,也可以为大型赛事服务。再比如五棵松等场馆,都是可以实现冬夏转换的。”李圣鑫说。

4月6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恢复对外开放。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谷爱凌苏翊鸣催生新的“打卡地”

今年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取得9金4银2铜,金牌数、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

发挥“冠军效应”,对于场馆赛后综合利用的展开是极有帮助的。李圣鑫举例:“到了首钢滑雪大跳台,大家就会想到苏翊鸣在这儿拿了金牌;到了云顶滑雪公园,会想到谷爱凌在这里夺金了。这些‘金牌时刻’对民众来说,是有巨大吸引力的。”而对于场馆来说,讲好奖牌背后的故事,对场馆的赛后利用、无形资产的开发大有裨益。

北京冬奥会之后,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对外开放期间,李圣鑫也带着孩子进入场馆,体验了冰壶项目。看到公众对于场馆开放活动的热烈反响,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李圣鑫指出,很多北京市民对“鸟巢”等场馆并不陌生,冬奥会结束后,大家之所以想走进场馆,更多的是关注到了冬奥会所传递的价值,这种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比赛,大家感受到了体育带来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李圣鑫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随着疫情好转,会有越来越多人走进场馆。“可能是冬奥场馆,可能是夏奥场馆,甚至是普通的体育场馆、训练基地。我个人认为,大众对于专业体育场馆的需求是广泛存在的,但是目前这种需求没有被满足,而是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未来这一市场可能会迎来井喷。”他说。

反过来说,把握好冬奥场馆的赛后开发和利用,也将对促进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起到推动作用。

冰雪项目场馆的稀缺,是目前中小学开展冰雪项目一大制约因素,随着冬奥场馆赛后开发和利用,更多的学校、俱乐部能够到冬奥场馆或者配套场馆训练、比赛,这对中国未来在冰雪项目上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李圣鑫说:“我们就说最简单的,只要让这一代孩子接触到冰雪运动,让他们能够参与冰雪运动,他们能够影响至少三代、甚至五代人。”他最后指出,冬奥场馆做好赛后开发和利用,冰雪运动以及各项夏季运动能够持续开展,对全民健身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新京报记者 赵雪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王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