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哪个时代,“读书改变命运”都不会是一句空话。比亚迪董事长、寒门贵子王传福从家徒四壁到身家百亿,靠的就是丰富的知识和个人的拼搏,再加那么一小点的运气而已。

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1966年2月15日,王传福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巢湖无为县的一个十分不起眼的小村庄——王咀村。

王传福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他排行老七。后来母亲又生下一个妹妹,十个人的大家庭靠着世代传下的木工手艺活为生,那时的生活还算平静,王传福在父母的看顾下度过整个童年时代。

他的父亲是名老党员,曾担任大队书记,为人正直、公私分明,在当地受人敬重,有很大的号召力。他的母亲则是持家有方的贤妻,懂得教育孩子的良母。王传福从他的父母那里继承到很多将来能用到的无形财产。

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没过太久,王传福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父亲久治不愈、因病去世,家庭经济情况每况愈下,开始入不敷出。逝世前,老人还铭记着自己党员的身份,响应党的号召,说服亲人实行火葬。

伴随着家中顶梁柱的去世,王家的日子逐渐艰难起来,后来五个姐姐的年岁渐长,先后出嫁,妹妹也因为经济问题被寄养在别人家里,不再和家人同住,曾经热热闹闹的十口之家只剩下十八岁的王传方、十三岁的王传福和年迈的母亲,养家的担子重重砸在长男王传方身上。

王传方为了挣到钱财撑住这个家,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退学打工。

给别人打工哪有不辛苦的呢?十八岁风姿正茂的少年人一头扎入疲累的劳作中,过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王传福心疼兄长,提出想要帮兄长分担一些工作,兄长却十分坚定地拒绝了,甚至告诉他:“再苦再累,哪怕卖房也要读书,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王传福只能重重点头。

他心中像打翻了调味瓶,什么味道都有,酸甜苦辣都一齐涌上来:是啊,哥哥知道读书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可是他放弃了读书,把这条唯一的路留给了我啊!

屋漏偏遭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不幸的事总是被奇怪地串在一起。

王传福还在初中的时候,他的母亲又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世界。王传福和王传方兄弟两人开始过相依为命的日子,彼时他们从父母那里继承到的只有四间茅草屋

父母是我们与死神之间最后一道屏障。父母双亡这件事,对十五岁的王传福而言是巨大的打击。那时的他正值初中毕业考试,因为母亲去世缺考了两门课程,没有考上当时热门的中专,错失了“铁饭碗”。

当年,中专毕业可以分配工作,是很多家境贫寒的初中毕业生的首选。他只能进入当地一所刚建立的普通高中就读。

俗语说男大当婚,王传方二十岁时迎娶进门一位贤妻——张菊秀。按照安徽省本地的传统,娶亲的小伙子可以自立门户,两口子可以选择不去管小叔子王传福,分给他两间茅草屋权当分家就行。

可是,张菊秀和王传方却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如父母那样养育“拖油瓶”王传福,而当时张菊秀只比王传福大六岁,王传方也只比弟弟大五岁而已

王传福上高中的那三年是整个家庭最困难的时候,张菊秀每天都要为柴米油盐操心。王传福高中住校,每周末回家向嫂子取10元的生活费,几罐干菜和一袋大米。

某一次,家里实在拿不出来10元钱,张菊秀舍不得委屈王传福,舍下自己的脸面,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借钱

要知道,平日里,夫妻两人总是教导弟弟要“勤俭节约”、“要有志气”、“尽量花自己的钱”,哪怕最困难的日子也没有到已成家的姐姐家里过一个春节。

嫂子最后只借了不到5元的零碎现金,交给王传福的时候,她反而满面愧疚,只觉得自己没能尽到作为长辈义务。

三载匆匆而过,1983年,17岁的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王传方将一块结婚时所带的“上海牌”手表和家里全部的新东西都送给了弟弟,陪伴他一路到长沙

过段时间,他在家中实在放心不下弟弟一个人在陌生城市生活,索性决定到弟弟上学的城市经营生意,以便照顾弟弟。

大学的学费高昂,王传方在长沙人生地不熟,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他的小生意仅能维持基本生活。

为了小叔子王传福能过得好一点,嫂子张菊秀咬牙卖掉自己的嫁妆,一对镶金的耳环,这件事是王传福在很多年之后才知道的。

1987年7月份,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当时他只有21岁。同年,他考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传奇的一生从此时起奏响序曲。

有志者,事竟成

硕士毕业后,王传福留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301室工作。他先后被任命为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带出过几批优秀的研究生。而且仅工作两年后,王传福就被破格提拔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处长。

1993年,机遇从天而降,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我国大江南北改革开放事业风起云涌之时。在有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和电池生产的实践经验后,王传福发现,电池有着巨大的投资潜力,“我是研究电池的,我相信自己能做好,相信电池行业的潜力。”

国有企业的僵硬体制,让他难以大展拳脚。当断则断,王传福做出决定,脱离比格自己干

他眼光敏锐地抓住电池国际市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将公司的发展目标定位为高端产品,即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充电电池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

开设一家公司,王传福有技术,有决心,但是他没有启动资金。

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的投入,一间配备全自动化设备的锂电池工作室需要几十亿元的投入。他尝试从汇亚基金负责人王干芝那里融资,但是因为融资额度的问题不欢而散。

没有钱,再好的发展前景也是空中楼阁。就在他近乎山穷水尽的时候,他的表哥吕向阳伸出了援手。

最开始,吕向阳是不支持他的冒险行为的,问他:“你是国家干部,职业稳定,前途无量,为什么要冒险下海呢?一个决定错了就全盘皆输,到时你怎么办?”

王传福回答道:“我是研究电池出身的,也有电池企业的管理经验,我相信自己能做好。至于市场,你可以不相信我的眼光,但你一定要相信电池行业的潜力!”

吕向阳出于对王传福的信任,出于对电池行业潜力的看好,借给他250万元的启动资金,送王传福直上青云的“东风”来了。

1995年2月,刚过完新年的深圳乍暖还寒,不到30岁的王传福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20多个人在深圳莲塘布吉的旧车间里埋头苦干。

成立一个公司并不难,生产一个产品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尽可能小的投入演变为尽可能大的产出。

王传福拥有的最大资本是他超凡的战略眼光和冒险精神。研究院出身的他说:“很多企业因为不了解技术,就把技术想象成一种令人畏惧的高度,但实际上技术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王传福创立比亚迪之初,日本充电电池一统天下、一骑绝尘,他们垄断设备、垄断生产线

王传福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生产问题。聪明的他根据企业的特点,根据中国劳动力资源多、成本低的国情,拆解整个生产线流程,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仅仅花费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使镍镉电池总体成本相比日本降低40%

“如果按照强者的地图去走,比亚迪早就死了。因为强者的地图都是要将弱者骗到窟窿里面去的。”王传福说。

经济的命脉是能源,而能源的未来就是新能源。镍镉电池成功后,眼光独到的王传福又瞄准了更具市场前景的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领域。一次日本出差,让王传福更加坚定了全面创新的决心。

1997年,确定公司要生产锂电池后,王传福携带200万人民币去技术更先进的日本采购相关设备,结果日方开口就要500万美元。

日本人嚣张地说:“中国人是没办法做出锂电池的,你们还是打道回府吧!”

王传福被他们目中无人的嚣张姿态激怒,决定自己研发相关生产线。

通过几年的努力,2000年,比亚迪的生产方式使锂电池的生产成本骤降,一块比亚迪锂电池的成本还不到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洋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

而当时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让日系生产商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洗礼,不得不把他们的市场“拱手”让给成本更低的比亚迪

暴风雨平息后,比亚迪逐年成长,自此开始蒸蒸日上。

十多年来,比亚迪始终走高度垂直的技术路线不动摇。王传福说:“比亚迪有技术鱼池,芯片、电动车、轨道交通等都是鱼池里的大鱼。”

报得三春晖

王传福下海挣到第一桶金后就想着回馈乡里。

王咀村的水泥路及路灯、三槐堂的祠堂等,都是王传福捐资修建的。

后来比亚迪越做越大,他开始投资家乡,在家乡建设工厂,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比亚迪跨座式单轨钢结构产业等项目就坐落在小小的无为县

公司成立的第二年,1996年八月,他的兄长王传方入职比亚迪,担任人事部经理,后转任后勤部经理,开始在事业上帮助弟弟,稳定公司的大后方。

事业的初创期非常辛苦,挂着经理职位的王传方和妻子张菊秀时不时还要在生产线上帮忙。但是两人心中都清楚自己忙的是自家企业,眼看着比亚迪一天天做大,他们打心眼里高兴。

或许是因为之前总是在过苦日子,王传福不论身家涨到多少都很节俭。

他的车是一辆有年头儿的凌志牌轿车,身上戴着的值钱东西只有一块阿迪达斯手表。

他会说:“一件名牌西装,标价3000元,我是搞制造的,我一看就明白了,它价格中广告费用有多大,我根本不会去买它。”

但王传福总是十分慷慨地给兄长和嫂嫂花钱。

挣到钱的王传福某天听说嫂子张菊秀娘家要盖房子,他怕直接给钱嫂子会不收,就偷偷要过来嫂子弟弟的银行卡号打一笔钱过去

张菊秀听到亲弟弟说起这件事后,心中很是熨帖。

她没有心安理得收下这笔钱,反而告诉王传福这钱算是自己弟弟借的,挣到钱之后就还给他,王传福劝了很久才让嫂子收下。

等到王传方夫妻买房子的时候,他们没有铺张浪费,仅是在深圳龙岗区买下一套非常普通的房子。

王传福知道后,立刻在同一个小区购买房子,与兄嫂毗邻而居。即便后来他的身家过亿,他和妻子及孩子依然住在这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里。

如今,王传方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后勤处总经理、第二十二事业部总经理,并担任银川云轨运营有限公司董事及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理事,年薪522万,还持有882.47万股比亚迪A股股份,可以说是身家颇丰。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俞敏洪对酌王传福,喝出真知“酌见”》

2、新华网:《改革开放40年 比亚迪的筑梦之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