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6月29日消息 历时一年半,信达证券将于6月30日迎来上会。

公开资料显示,信达证券成立于2007年9月,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的中国信达控股持有,是国内首家AMC系证券公司。2020年8月5日,中国信达公告称拟分拆信达证券在A股上市。2021年4月16日,信达证券IPO申请获证监会反馈。据悉,证监会对信达证券的反馈意见多达四十五条,主要包括投行业务收入波动大、自营业务和资管业务收益率波动较大、期货营收逐年下滑、风控措施和资管合规性等。

作为国内首家AMC证券公司,信达证券的资管业务表现如何?根据年报,2019年至2021年,该行资产管理业务营收分别为0.81亿元、1.41亿元、3.31亿元,三年增长308.64%。信达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行业排名第32名,较上年提升7名。另外,其受托管理资产为1605亿元,行业排名第15名。

不同于资管业务的稳定提升,信达证券投行业务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梳理年报发现,2019年至2021年,信达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分别为2.30亿元、5.42亿元、4.40亿元,增幅分别为-25.08%、135.65%、-18.82%。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表示,信达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整体竞争力较强,行业排名中上游水平,股权承销业务一般,ABS承销业务发展态势较好。具体来看,在股权承销业务方面,信达证券2021年实现IPO项目1单;再融资承销3单,承销金额为10.47亿元。在债券发行业务方面,该公司2021年债券发行业务承销金额为222.41亿元,同比下降47.15%。在ABS承销业务方面,该公司这一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16.67%至1141.47亿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信达证券在不久前收到证监会责令改正的监管函。4月19日,北京证监局通报,信达证券在开展ABS业务过程中未建立有效的约束制衡机制,ABS业务开展环节违规,风险管理缺位,部分ABS项目存续期信息披露不完整。该公司投行业务合规人员配备不足、薪酬管理不健全,投行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对同类业务未执行统一标准,合规检查和利益冲突审查不规范。

两个月后,信达证券总经理祝瑞敏再一次被监管谈话。6月10日,证监会对信达证券发布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决定。通报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该公司未完成香港控股平台的设立;二是返程参股公司建信国贸(厦门)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未完成清理;三是未按照《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设立、收购、参股经营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境外办法》)的规定修改境外子公司的公司章程。证监会在通报中特意指出,《境外办法》给予长达3年的整改时限,但信达证券在整改时限内工作进展缓慢,对相关监管承诺事项的作出和执行较为随意,对监管相关规定的落实明显不够到位。

受益于行业整体回暖及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信达证券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但其多项监管指标出现下滑,甚至接近预警线。从风控指标来看,截至2021年末,信达证券资本杠杆率为19.97%,较上年末下降4.97个百分点;净资本/净资产为77.79%,较上年末下降6.81个百分点;风险覆盖率则为155.09%,较上年末下降77.97个百分点,逼近120%的预警线。

从流动性指标来看,截至2021年末,信达证券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为165.18%、153.27%,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7.21和34.6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已连续三年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信达证券流动性覆盖率分别为845.28%、232.39%、165.18%。

投行业务波动性大且屡次出现违规遭监管约谈、多项核心监管指标出现下滑,信达证券此次上会或许并不轻松。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