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到底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缺陷?
《最了不起的东西》(The most magnificent thing)书封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一个人最好的学习体验来自于参与某种形式的设计、创造、发明或自我表达,尤其当他所创造的东西对于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某种特殊意义时。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最了不起的东西》(The most magnificent thing)时,立刻就很喜欢。
有一天,一个小姑娘有了个好主意。在她的狗狗助理的帮助下,她打算做一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东西出来。她做好了计划,准备了材料,开始动工了。
但是,做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东西,原来比她想像的要难的多。她敲敲打打,修修补补,左量右量,但最后总是不对。她一次次重来,又一次次失败。
终于,挫折化作怒气……就在她快放弃的关头,狗狗建议出去走走。
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她在那些失败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新的视角,终于完成了她最后的杰作,也许不完美,却的的确确是最了不起的东西。
这本书不是关于一个角色(小姑娘和她的狗狗连名字都没有),或者一个故事,而是一种体验——每一个孩子都曾经历过的,想将自己脑海中的一个想像变成现实。更难得的是,作者着墨更多的,不是关于创造的乐趣,而是其中的挫折感,以及失败的价值——除非你一次次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尝试,重新思考,重新检查问题,否则无法获得成功。这样的题材在儿童绘本中是很罕见的。
我采访了绘本作者阿什利·斯派尔,她是一位可爱迷人的年轻女画家,和她的狗狗住在加拿大一个海边小镇。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做东西——
我总是和我的猫坐在一起,做一些小雕塑、小手工、刺绣、画画、拍一些小动画电影之类。但是,我也深知‘做的不好’的那种挫折感,那种无法随心所欲、达到完美的感觉让我备受折磨,直到今天仍是如此。为了把每一本书做好,我经常把自己弄的痛哭流涕、尖叫,恨不得把头发一根根拔出来。
我从不把我的素描本给别人看,因为那是我最自由的地方,我可以自由的犯错,而我最好的想象都来自那里。
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是我至今十分纠结的东西。这也是我画这个绘本的原因——提醒自己要对自己有耐心。
当她跟小朋友在一起画画的时候,发现他们也是一样的。所以,在绘本的开篇,她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写上:致世上所有完美主义的小人儿们。
斯坦福心理学家Carol Dweck曾经将完美主义划分为两种。第一种将完美视为一个静态的,绝对的目标/结果,对这些人而言,完美主义意味着对混乱的恐惧,对自己不够好的焦虑,部分的失败与完全的失败一样糟糕。就像玛丽·波平斯阿姨,试图在任何一个层面上维持完美。这种完美主义非常伤元气,尤其是当你的完美还不够好,或者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做到最好。
第二种则将完美视为一个动态的,可变化的过程,这种完美主义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都为自己设立最高的标准。就像阿什利·斯派尔女士说的,完美主义对她而言是一种驱动力,它让她每一次提起笔时都想做的更好。如果没有这种近乎绝望的驱动,她恐怕会一直重复同样的东西。
Carol Dweck是在她的僵固/成长式二维心智模式的框架内讨论完美主义的。
作为心理学家,她一向痴迷关于成功与失败的研究。为什么有些人好像生来就是成功者,做什么事都很顺利都很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则一直很无助,好像这辈子注定是个失败者。
她在一个小孩子的拼图游戏实验中找到了关键性的启发。实验是这样的:她给一群四岁的小孩子们两个选择:重新做一组他们已经做过的简单拼图游戏,或者选择更难的一组拼图。
她惊讶的发现,这些孩子呈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第一类孩子一次又一次选择自己已经会做的简单游戏,因为他们相信聪明的孩子不会犯错误,所以他们选择最安全的游戏,以确保自己的聪明。另外一类的孩子则在碰到更难的智力拼图时候表现的更兴奋,因为那些难题不断挑战他们的智力,让他们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当Carol Dweck把这些孩子带到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测量他们的脑电波,观察他们的大脑面对问题和反馈的反应时,事情变得更有趣了。她发现,第一类孩子只对对他们当下能力的直接反馈感兴趣,而自动过滤掉那些能帮助他们学习和进步的反馈。当他们知道自己答错了某个问题时,甚至不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第二类孩子则恰恰相反,无论他们的回答对错,他们对于能帮助他们拓展现有知识与技能范围的信息最为关注,他们的首要关注点是学习,而不是成功/失败两分法。
Carol Dweck
Carol Dweck认为,第一类孩子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们在才华与努力之间划上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相信自己的性格、品性、智力、创造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你的才华而设置的测试组成。如果你真的有才华,就不会犯错,也不需要努力,因为努力就像失败一样,意味着你不够聪明或者有才华。她将这样的心智模式称为僵固式心智。
第二类孩子的可贵之处则在于对学习的热情,而非对肯定/认可的饥渴。他们相信自己的性格、品性、智力、创造力都可以通过努力得到不断培养和提高。通过犯错,通过各种努力(实验证明,我们大脑前额一个叫丘脑的部分会在一系列与犯错相关的认知模拟后变大),他们以更有效更深入的方式投入了学习的过程。她将这样的心智模式称为成长式心智。
总结起来,这两种心智模式的核心差异其实就在于对待失败的态度。前者认为失败是愚蠢的证据,后者认为失败是成长的跳板。说起来好像一点都不新鲜,各种成功学的书上都会写,失败是成功之母。但Dweck的理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植根于关于心智(尤其是正在发育中的心智)如何运作的严谨研究。一旦你开始理解这两种心智的差异,你就会看到一件事情是如何导致另外一件事情——一种信仰系统如何将你导向一系列的想法和行为,另一种信仰系统又如何将你导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最了不起的东西》中只有小姑娘和她的小狗助理两个角色,因为阿什利·斯派尔认为,创造是一种很个人化的体验。但事实上,父母对于孩子心智模式的形成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现在的父母都愿意以表扬和赞美(很多时候是违心的)激励孩子,以为这样可以给他们持久的自信,但Dweck认为,这样恰恰将孩子们推入了僵固式思维的陷阱。因为如果你告诉一个孩子他/她很聪明,这一认知就会变成他/她的弱点,因为他/她会觉得自己一旦搞砸了,就会被人发现自己原来并不聪明。聪明的孩子会特别害怕犯错,而犯错是学习和成功的关键。
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取得成绩时,我们不应该表扬呢?我们要克制对他们成功的赞赏吗?
并非如此。这只意味着我们应该避免某种赞扬方式——评判他们的智力或才能,但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表扬他们成长与进步的过程——他们通过切身实践、认真学习、坚强、毅力和采取正确战略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