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打卡不再是上班族的专利。在很多小学乃至幼儿园中,打卡现象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写字打卡、阅读打卡、英语打卡、跳绳打卡、家务打卡……如果有的家长不及时在家长群接龙,老师往往还会专门提醒——以下同学还没提交打卡:@某某妈妈@某某爸爸……(6月16日《广州日报》)

打卡作为一种学习监督的手段,确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如有的家长反映,像佩戴红领巾、整理书包、系鞋带、剪指甲都是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通过打卡的方式让孩子得到了极好的成长,逐渐培养出了对劳动的兴趣与爱好。

不过,如果打卡涉及面太宽且呈现出形式化倾向,则会带来两个突出的负面效应。一是让家长和孩子为完成打卡任务,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调查的情况看,有的小学生家长每天打卡一个半小时,不仅孩子觉得累,兼职当摄像师和导演的家长更累。对于大多数上班族而言,不断增加的打卡任务会拉长时间线,也会增加身体和心理的疲惫程度,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只能用摆拍等方式应付,失去了打卡的实际作用。

二是内卷化趋势会加重家长的焦虑程度,让打卡成为一种难以完成的任务。打卡所呈现的结果,会通过微信群、校讯通和课程软件等方式进行集中展示。再加上一些老师的当众点评和点名督促,实则上就带来了内卷式的竞争。比如很多实践类的作业,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无法独立完成,就需要家长的辅助和支援。如此一来,很多学生干脆不闻不问,直接甩锅给家长由此代劳,无形中又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为此,需要对打卡从教育负担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一方面要对打卡的数量进行必要的限制,区分出必打、可打和不必打等类型,对可打可不打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限制,以标准和类型来约束打卡行为,对明显形式化的行为要实施干预和处罚。另一方面,教育等主管部门对于打卡的行业行为要实施有效监督,同时要指导行业组织实行自我管理和约束,避免过多过细流于形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