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凌晓凌- 关注并星标我哦~
温馨提示:本文共1485字,预估阅读时长3分钟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了林桂枝的一本书,名叫《秒赞》。
作为前奥美公司的首席总监,林桂枝在广告圈的名号响当当。
李诞在《十三邀》中曾用简短的文字提及林桂枝,称对方是他在广告公司时期的老师,对自己踏上脱口秀之路的启发很大。
《秒赞》,相当于一本工具书。无论是关于视频录制、社交场合的文案写作,还是电商、海报的创作要领,都有详细的案例介绍。
然而,对我印象尤其深刻的,却是林桂枝本人的几个特质。而这几个特质,恰恰是新媒体创作者不可或缺的关键品性。
知世故而不世故
作为广告界拥有20年创作经验的前辈,林桂枝最大的特质,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李诞在节目中评价林桂枝说,人能活到自洽是很难得的,大部分人的选择是,怎么活怎么想,给自己解释清楚了。但桂枝是想清楚了,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谁也伤害不到她,因为她有自己的专业能力,但是谁也不要想改变她。桂枝享受的是专业带给她的快乐。
虽然林桂枝从事的是服务于客户的工作,但作为创意构想者,她也有自己的一份坚守。
关于这一点,林桂枝在《Under the table》里写道:
在广告营销行业,桌子底下,诱惑很大。离开广告公司后,一直胆战心惊,因为我的桌子底下,空空如也。朋友跟我说,你不给‘这个’,人家怎么会‘那个’?我喜欢把事情放到桌面上,加上过去的一些经历,从业多年,办公室窗明几净,桌子底下除了一双脚,只有一双鞋……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可也没有让世界改变我。
自从离开奥美之后,网络上鲜少能看到或者听到林桂枝的消息。
但作为一个对文字抱持无限热爱的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她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一天都是舒心而安然的。
灵感源自生活,没有观察,就没有洞察
都说透过一个人的文字,其实可以看清写下这段文字的人是什么模样。
写作需要灵感,灵感从哪里来?
灵感,其实就源自于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中。
这就意味着,桂枝首先是一个善于观察的热心人。
书中记录了这么一个小片段,很是鲜活。
桂枝说她很喜欢去超市观察大妈们买东西的场景。看她们怎么一边挑荔枝,一边在塑料袋里把挑好的荔枝的干枝折断并握在手中,然后趁人不备利索地把手从塑料袋里抽出,将干枝扔掉,以减轻斤两。
莫名就戳痛了我的笑点,因为凡是有过买菜经验的人,大多都会遇到这种情景。
比如,我在超市买砂糖橘时,看着上面带着的枝叶就想把它们去掉。但又碍于脸皮薄,担心会被售货员抓个现行,所以常常是想干又不敢干。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反而心惊肉跳地慌个不停。
所以内心其实很是敬畏那些久经菜场的大妈们。她们的生活阅历,是从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得来的。而作为文案工作者,恰恰需要这种细腻的观察力。
没有观察,就没有洞察。
没有洞察,你所创作的东西,就是脱离大众的,也就很难服务于你的最终用户。
吃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西方有句话叫You are What you eat , 意思是:吃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换个角度,从思想层面同样成立。
也就是说,给大脑喂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经常会发现这样有意思的一幕。
坐在座位上的男生女生,翘着二郎腿,右手食指不断向上滑着手机。
有时候他们找不到心仪的短视频,就会加大滑动手机的力度。
但有些人则不同。
即使周围人潮拥挤,他们依然不卑不亢地拿起手机,沉浸式观看课程,或是专注阅读电子书。
同是忙忙碌碌的社会打工人,但他们的行为不同,传递到大脑中的画面和知识不同,生发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样。
你为大脑输送有营养的食物,它就会滋养你,成为有识之士;
你为大脑投递没营养的垃圾,它就会反噬你,成为凡夫俗子。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主动权都在我们自己手中。
以上,与大家共勉~
注: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希望今天分享的知识,对你有用。
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关注下面的公众号,我们一起高能成长!
这里有个人成长、书籍解读、写作技巧、女性轻创业的干货分享,欢迎你来关注呀
点击”在看”
你的真诚,我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