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了。从创作者群体到观众观看习惯都在进行着转移,各种便携拍摄设备出现,手机更是集拍摄、后期、分发为一体。剪辑 App 一天比一天强大,不仅支持多轨道,还具备很多专业软件没有的自动加字幕、自动卡点等功能。

最近,剪映推出了一个「图文成片」的功能,可以将文字内容直接转化成带配音、画面的视频,这是减轻了创作者负担,还是助推了营销号产量?

做视频的难度,降到了最低

我尝试用这个功能将之前写过的一些文章转成视频。目前它仅支持复制头条号链接,应该是为了避免版权风险,你也可以直接输入文字内容。剪映将字数限制在了 1500 字,标题 25 字以内,我以最多字数测试,所用时长大概在 1 分钟左右。

原文章:苹果之外,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 ARM PC?

剪映「图文成片」生成的视频:

「图文成片」生成的视频有配乐、有配音(带字幕)、有画面。我试了一下输入不同类型的文字,比如散文,配乐风格是会根据内容来变化的。配音是机器生成,可以在设置里改变音色,选择不少,但整体还是偏机械。

画面的话主要是静态图片,个别地方有动图、表情包。断句、卡点做得不错,但图片素材和文字内容的匹配度还有待加强。比如这里的苹果,根据整体内容应该不难判断出是指 Apple 公司。素材库的时效性也有待加强,一些新品评测的内容匹配的都是旧型号。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以上我们测试的主要是科技、数码类文章,评价也是基于直接生成的版本。实际上它提供的是一个工程文件,你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配乐、配音(音色)、字幕、画面素材进行修改。

数量上来了,质量呢?

从创作效率的角度,剪映的「图文成片」已经很强大。未来也许在今日头条的文章顶部就会有「以视频形式观看」的按钮,就像现在的文字转语音一样。

今日头条想要「有内容」的视频。在今日头条的创作者收益中,竖版小视频没有收益,而横版视频是有的。根据我个人观察,同样话题的视频内容比图文要更容易传播,这可能和人们观看内容的习惯有关,也或许是平台的推荐机制就有倾向。

类似的功能不止字节跳动(剪映)在做,知乎之前也推出过「图文转视频」的功能。双方平台类型不一样,但目的接近,那就是在视频内容盛行的大环境下,尽量为创作者降低创作难度,以丰富平台上的视频数量。

从目前状态看,用这个功能生成一些评论、资讯类文章是没问题的,算是达到了基本的观看标准,但它根本没什么观赏性。

营销号狂喜,但版权如何界定?

体验过后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不是让营销号更容易生成垃圾视频了吗?其实现在各个平台,不管是 YouTube 还是 B 站,就已经有大量这类低质内容。它们大多时长偏短,要么紧跟时事热点,要么就刻意找容易引战、引起共鸣的话题。内容本身极其的水,于是就要在标题、封面上吸人眼球。大量这样的内容的确能给平台带来短期数据上的增长,但长远来看对生态是有害的。

截图仅作说明,不针对单个事件/平台/创作者

另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就是版权。前段时间「知识类视频」大火,平台疯狂争夺头部资源,也有不少创作者看到机会,大量制作「所谓的」知识类视频。有些文章本身质量不高,或者根本不适合视频化呈现,但只要加上画面流量就暴增。有人炒冷饭,直接把旧文章用粗劣的剪辑做成视频,收割名利,更有甚者是拿别人的文章拼凑。

这种侵犯版权的视频很难甄别。现在各大平台的机器审查,最多做到识别同样视频源的内容。如果是把别人的图文转成视频,那已经是改头换面,更别说把多篇文章缝缝补补的「视频裁缝」,这种视频靠人力甄别难度都很高。除非是「巫师财经」这样的头部账号,否则大量的普通账号即使有侵权,也很少被关注到。

工具好坏,是由使用者决定的

低质内容换成视频依旧是低质的,它不会对真正优秀的头部内容产生影响,甚至会让其更有价值。之前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兴起,有人就说「纸媒要亡」,但实际上如果转型成功,好的内容品牌会更上一层楼,比如 GQ 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少领域一些新的自媒体账号,如果你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创始团队,会发现很多都是来自传统媒体,比如游研社、之前的好奇心日报。

有人说抖音式的竖屏短视频兴起,会对深度长内容造成冲击,但其实 B 站的出圈就是在其之后才爆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工具终究是工具,关键看用的人如何。你完全可以用自动化的「图文转视频」工具进行粗剪,然后再精细化剪辑,机器所配的画面也许还能启发创作者的思路。就像臭名昭著的 Deepfake,在电影中也有类似技术还原已故演员的形象。

技术的发展很难阻挡,但风险也同样不可忽视。很多技术的初衷并不是出于「毁灭」,但如何规范使用技术,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责任编辑:SeaGreen

责任编辑:于雷 PT03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