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疫战至今已三个年头,其间多少投身一线的将士胜利凯旋、换防离别的场景令人感动泪目。也许于曾经军人的我来说,见惯了部队时战友间的离别似乎再无过多的感慨。可就在前天,是我在壬寅疫战某点位任指挥长的第22天,当我送别先期入住点位月余的5名战友换防的时候,耳畔仿佛再次响起那熟悉的歌曲《驼铃》声,送战友,踏征程……,却别有一番滋味袭心头,赘以文字以记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壬寅疫战 某点位,来自不同单位的30名同志临危受命、紧急集结组成了特殊的指挥中枢,当然还有百余名保安、保洁、消杀等绝大多数外来打工兄弟姐妹的后勤团队,在4万平米的区域摆兵布阵,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哨位、每一个人就是一个战位,用职责担当,随时保持着冲锋状态。

不想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描述疫战场景,只是灵魂深处的感人记忆历历在目:疫战中,点位初期运维与同步建设并驾齐驱与时间赛跑,近千房源建成投用仅13天,跑出了主责方的加速度,洒下了建设者的挥汗雨,创下了从杂草丛生至沧海桑田的疫战捷报。

疫战中,那随时随地的上级指令,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兄弟单位的协调联络,并肩作战; 那指挥中枢辖下的医护组、信息组、后勤组等金戈铁马严阵以待,信息录入、医护对接、战力投放、战场消杀、通勤保障等环节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那通宵达旦的灯光,那多数情况下的身着大白、小蓝的身影是疫战中最靓丽的风景。当然还有那憋住喝水与如厕的辛苦与尴尬,免不了的拒绝配合、抱怨投诉等说服与解答。 还有那应急处突的公安、消防等战友兄弟,正如源源不断的后勤生命补给线般角色转换甘当了幕后英雄,所有的点点滴滴,任劳任怨只为那共同抗疫的胜利荣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疫战战友换防的日子临近,可5名战友纷纷再次请缨,要求共进退的战斗请愿令人感奋,然最终人性化的关爱要求必须撤防。 应朝夕相处兄弟姐妹的共同心愿,疫战休整间隙,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集体,来到曾经熟悉的战位来了张战友情深的全家福,透着防护服下的音容笑貌依稀,终将挡不住青春印记、青春无悔,定格于美好瞬间。 这于每一个人来说,那将是终生难忘的经历与记忆。

时间见证一切,历史终将铭记。 若干年后,当疫战战友们回首往事,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必将掠过心海、激荡涟漪,几多辛苦几多欣慰,几多情谊几多自豪。 在这里,您 们可以骄傲欣喜地告诉孩子与晚辈,某疫战点位,您们第一个来过,您们第一个投入了为期多少天的守护家园抗疫阻击战!

致敬亲爱的战友,疫战胜利的军功章上有您们的一半,让我们共同记住您们的名字!

以郏萍萍为首的铿锵玫瑰医护团队:邓小玲、郭轶男、李琴、施懿、何家怡、韩啸、吴芳、邹嘉依,更有花红还需绿叶扶、白衣天使丛中笑的4位帅哥:俞洪梁、黄文豪、陈思行、印浩。

还有随行出征、亮出海康有我,交发必胜誓言的交发团队: 龚铭杰、王剑峰、贺永峰、仇清、丁伟、徐本辉、杜伟民、潘嘉懿,张维文、张健、高雨桦、张磊、朱光宇、杨晓东、肖红卫、苏志明。

疫战团队,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23岁。 其实,还有可亲可敬的以外来打工居多的保安、保洁等后勤团队,百余名队员就不一一赘述。尽管您们为生存在打拼,可您们功不可没,同样理应受尊重、理应受铭记,感谢疫战有你!

送战友,踏征程……待到春风传佳信,我们再相逢,疫战再传驼铃声,声声战友依依情。送别换防战友,迎来战斗新人,疫战还在继续,战友尚需努力!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我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