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里,晒职业正在成为风潮,

拍打工Vlog,晒职场穿搭,发展副业,分享公司评价……

年轻人正在试着寻求更理想的工作方式。

最近,有个年轻人跟一条分享了他的另类职场生活:

在大厂,当UP主。

年轻人名为三弟,一位曾在大厂吊车尾的游戏广告文案,

现在是B站号大哥好俺是三弟的主笔。

这个专耕三国历史文化普及的账号,

开设仅半年就收获十万粉丝、千万播放。

从一个不得其法的垫底广告文案,

逆袭成B站历史区新晋UP主。

这是一次怎样的经历,

他是怎么做到的?

且听三弟慢慢道来:

风流人物今朝不再,

三国梦却未完待续。

自述:三弟 撰稿:Joss

01

从垫底文案,

到千万播放UP

在2019年1月的时候,我回顾了童年经典动画《中华小子》。看着里边的唐小龙,我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看着动画片里的唐小龙,我觉得我和他有一点像。

虽然平时不好意思说,但我确实有一个文学梦。

因为喜欢文学,也喜欢游戏独到的艺术性和叙事方式,大学毕业后我进入灵犀互娱,成了一名游戏广告文案策划。

进了公司我才发现,这份工作既无关游戏设计,更谈不上文学创作。广告文案的重点在于匹配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转化,要求写得多、快、有效。但我始终适应不了写商业文案的节奏,这和我期待的自我表达、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有本质的区别。

难以适应的压力,缺乏充分的动力,看似无效的努力,让我每个月的绩效都垫底。有一阵子我极度不想写文案,甚至文字都不想看,每天六点一到,就揣着提前收拾好的包走人。

带薪摸鱼看起来很勇,但绝不像看起来那么轻松,反而让我感觉到虚无,或者说心虚。我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反说教、反KPI、反内卷,应反尽反,头非常铁;一方面又感慨人总不该如此碌碌无为,得做出点什么,证明我并不那么差劲。

这种低迷的状态和惴惴不安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我跟领导提议,做一个专讲三国历史人文的B站视频号吧。

公司旗下的《三国志·战略版》(以下简称三战)跟B站UP主合作制作过不少三国科普内容,我跟进了几次,觉得这类内容我也能做。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公司的支持,甚至额外的信任(或者叫宽限?)——不设KPI,只管把你的看家本领拿出来!

就这样,我的UP主生活开始了。公费搞副业,爱好变职业。

听起来还不错?

大哥好,俺是三弟B站号头像,是设计同事参考张飞和我日常喝茶的形象画的。

很快我就意识到,工作从来没那么浪漫。

我幻想的新工作日常,大概是回归我入职的初心,浸淫书海,一壶清茶,率用腹稿,一气呵成。这个过程倒是不假,但只能支撑我拿出文字初稿,后续的视频剪辑、包装设计、社区互动等等,还得其他同事支援。

可人一多就有个问题——到底谁说了算啊!

于是,争执乃至吵架成了我跟团队甚至跟领导的日常:吵选题、吵画面、吵史实细节、吵视频节奏。不仅跟其他人吵,我还常常跟自己较劲,逛知网、看论文、买专著,书看得比大学时做研究还勤,有一次灵感来了,在酒吧当场掏出手机就开始码字……

现在我要做的工作其实比以前多多了,但依然准时下班,唯一的区别是不再鬼鬼祟祟,现在走得那叫一个昂首阔步、虎虎生风。究其原因,无非是知道自己踏实做了点事,比之前走得更有底气罢了。

从UP主试水到10万粉丝,我越来越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内容品质成了我们开会的口头禅,大到视频选题的敲定,小到一张地图的细节,好内容是唯一的标准。

这个号目前出了十几期的内容,体量还不大,但真正做过原创内容的人才能理解字斟句酌的纠结和反复挑战自己的艰辛。做视频的这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什么才算是有灵魂的内容?

如今我终于可以给出答复,三弟这个账号的灵魂,在于给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历史的态度。

比如吕布。《三国演义》里说他三姓家奴,这个形象突出且可恨,有史料支撑吗?有!那我坐实他这一特质;漫画《火凤燎原》塑造了吕布对女儿有情有义的形象,俨然一个被迫走上末路的悲剧英雄。有史料支撑吗?有!那我把这一面也呈现出来。

这些基于史实和人文关怀构筑起来的多角度解读,会搭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和历史面貌。人性终究是复杂的,通过不同侧面的观照、总结,我们才能用更广阔的视角回看历史,也更好地反观自身,充实智慧。

如果我们能讲好历史故事,让原本不了解、不关心的人产生一点兴趣,哪怕就是当成乐子听一听,那也比完全不关注要好。如果大家看了我的视频后,看到了历史的多样和魅力,能在心里激起小小的涟漪和回声,感受到我在内容制作中试图展现的历史观,那真的就算赚到了。

02

三国奇遇记:

千里寻大哥

虽然做UP主的日常是盘选题和做内容,但也会有一些意外的浪漫。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视频留言区发现了一位让人震撼的三国老玩家——袁光裕袁大哥。

接上头才知道,袁大哥是三战玩家,也是国内最早的三国bbs论坛和门户网站三国艺苑的创建者,二十多年都泡在三国文化里,乐此不疲。他近期正制作一个名为三国历史文化遗迹及景点地图的小程序,以便帮助爱好者找到三国遗迹,靠近历史。

在一众催更的留言中,袁大哥的评论显得尤为清奇,吸引了三弟的注意力。

我决定去袁大哥的家乡山东会会这位资深三国迷,看看他如何花数十年时间投入寻迹三国这份苦差事,也看看能不能帮袁大哥把小程序做得更好,让更多三国爱好者受益。

在袁大哥的远程指导下,我先独自走访了临沂王朗故居。寻遗这事儿,听起来容易,实则非常考验心志和耐力,许多小众遗迹都缺乏准确记载,只能通过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拼凑出大概样貌。

当我在临沂的烈日下,在村落和树林间寻找王朗墓的确切位置时,真的很像一只无头苍蝇,这才体会到袁大哥这些年的辛苦如此具体,这是光看文字,读出轻飘飘的行走二字完全无法体会的。

寻访过程中,我还跟许多当地村民聊了天,一是问路,另外也想看看那儿的人们对王朗有没有共同的记忆。没想到,当地年轻人基本不知道王朗,甚至村子里的活动广场就是以王朗命名的,但他们对这个名字从何而来并不关心。

这真是太让人感慨了:痴迷者如袁大哥,费尽心力遍寻古迹,但生长在古迹周边的人们却对历史曾经的风云激荡并不关心,甚至缺乏基本了解。

山东之行的第二站,我终于见到了袁大哥,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是葛家山村(诸葛亮后人聚居地)。交流之余,我和袁大哥玩遗迹定位比赛,通过检索网络资料中的蛛丝马迹,确定遗迹在地图上的具体方位,中间有分工、有合作、有讨论。原来定位遗迹、找到同好、一起探索,比想象中更上头。

我问袁大哥,把三国文化推广这件事当成什么,袁大哥说:一开始是个?兴趣,后来做着做着成了责任;一开始是自己一个人做,后来朋友越来越多,会推着你向前走。

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自己在文化传承上的责任:让更多年轻人对我们的历史文化有基本认知,多了解自己的故土,以及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故人。

03

从一个人,

到一群人

结束山东之旅,我将袁大哥正在制作的三国历史遗迹小程序的情况告诉了老板。老板拉上产品经理、程序员们一起开了个会,把小程序升级的工作提上日程。

我们着重在小程序的功能性上进行优化,比如增加用户和游客上传遗迹定位、文案、照片的通道,目前这些功能都在逐步上线中,实现后就可以用大家的共创迅速充实内容。

寻迹三国小程序是对三国历史文化遗迹及景点地图的全面升级

除此之外,如今许多三国古迹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光靠袁大哥一个人的力量寻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发起了一个全网内容征集活动与三战共寻三国古迹,召集更多三国文化爱好者加入,一起为完善三国古迹地图小程序尽一份力。

自从活动开始,三战微博下的评论除了日常催更,还多了许多有趣的互动——

我和周瑜是老乡,没来的还不赶紧来!

铜雀三合我只看过爸爸旅游时照的照片,有机会我也要去实地看看!

我时常能津津有味看上好久,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玩家们对三国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骄傲。

玩家@3389材高知深-小豪的手写信

许多玩家和我之前一样,都是第一次寻访古迹,但都很用心,不仅会细致地讲述古迹的历史背景、相关典故,有的还会自己写下诗词抒发情感。在史书、影视作品中与古人打过这么多次照面后,终于在现实中找到了他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一点痕迹,似乎与历史也产生了某种有趣的连接。

公元206年,刘备襄阳遇难,马跃檀溪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水镜庄也因此被誉为三国文化旅游热线源头。

玩家@PK2307-烟雨丨江南-旧人不覆

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条留言中,除了赤壁、武侯祠、剑门关等耳熟能详的景点,更多的还是玩家家乡附近少为人知的历史遗迹,例如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水镜庄居地、士燮故里、建德侯牌坊,大家的共创为小程序的完善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而对我们来说,每个反馈都弥足珍贵。

从最开始我们关注并参与到袁大哥所做的事业,到后来越来越多的玩家和同好者共同参与,小程序逐渐得到完善,文化交流的氛围也越来越浓。或许起源是一份简单的热爱,但在践行的道路上,我们并不孤单,越来越多的同路人都会加入进来。

坚持推广三国文化二十余年的袁大哥,积极参与内容共创的网友们都深深鼓舞了我,而我能做的,就是让继续做好大厂UP主,让大哥好俺是三弟这个号持续更新,造一个凝聚所有人心血的三国梦。

如果你愿意,欢迎也来和我做这一场梦。

本文转载自一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