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这两天,有关高温热浪的话题频频引发关注,“40℃进不了全国高温排行榜”更是冲上热搜。40℃这个原本让许多地区“高不可攀”的数字,在长时间持续高温天气过程中多次出现。不少网友说:“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是高温最高级别预警。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2℃,南方地区40℃以上的站点连成片。

此前,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24天发布高温预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标志着自6月以来便持续影响我国南方多地的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走到了迄今为止的最强阶段。

那么,此次超强高温天气究竟有多强?持续高温天气正常吗,“幕后推手”是谁?未来会成为常态吗?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

一问:40℃成标配,1961年来最强高温天气有多强?

“目前区域性高温过程还没有超过2013年。”陈丽娟说,未来两周,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就持续时间而言,今年区域性高温过程将超过2013年的62天,成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

那么,1961年来最强高温天气有多强?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说,7月下旬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40℃以上的高温热浪天气在多地频频出现,多个省份高温日数和最高气温均突破历史纪录。

比如,上海今年35℃以上高温日数共40天。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智介绍,截至8月13日,上海今年出现40℃以上高温日数共6天,极端最高气温为40.9℃。未来10天,上海市将持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41℃。

“7月以来,浙江极端气温大部分地区都在39℃~43℃,最高的是三门43.1℃,永嘉42.9℃,青田、云和是42.4℃。三门和永嘉等地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浙江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说,预计未来7天,浙北和浙西部分地区将局部出现43℃酷热天气,或突破极端高温纪录。

重庆今年已出现两轮高温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高温日数达29.3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罗娟介绍,预计8月13日至22日,重庆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8℃~42℃,局地可达43℃~44℃,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

陈涛说,8月12日当天,华北南部至江南及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大部地区气温有38至40℃,四川东部、重庆西南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西部、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等局地达41至43℃。其中湖北竹山局地达到44.3℃,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湖北最高气温纪录。

这还没有结束,高温红色预警仍将持续。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江淮、江汉、江南、四川盆地等地仍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10天。

二问: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如何,“幕后推手”是谁?

持续高温天气不利南方农作物、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一些地区已经出现气象干旱状态。

“针对高温天气,要尽早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补水作业和喷灌降温,尽快清除已经受到热害影响的果实。”陈涛说。

中央气象台近日发布的农业气象专报显示,四川一季稻高温热害发生日数为近10年同期第三多。晴热少雨导致江南茶区大部出现轻至中度高温热害,局地茶树发生日灼,部分地区柑橘、香蕉、百香果等出现裂果、落果、日灼伤害等现象。

此外,持续温高雨少导致四川盆地东南部、安徽中南部等地出现农业干旱,不利一季稻、玉米等秋粮作物产量形成。截至目前,四川盆地东部一季稻等作物受高温热害影响比2013年重。

陈丽娟说,根据分析,后期秋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夏秋连旱。

那么,此次持续高温天气的“幕后推手”究竟是谁?

陈涛说,今年7月下旬到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范围大、强度高的高温天气,其产生原因和大气环流异常状况有一定关系。

他解释,从目前监测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导致天空晴朗少云。加上白天日照辐射的影响,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

陈涛说,未来一段时间,中高纬冷空气较弱,南方热带海洋上也没有明显的热带系统影响我国,所以副热带高压仍将继续控制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天气将持续发展。

高温持续近两个月,为何中央气象台直到8月12日才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对此,陈涛表示,红色预警的启动有科学标准和严格的业务规范。

“高温红色预警的启动标准是,过去48小时四个及以上省份部分地区连续出现最高气温达40℃及以上天气,且预计上述地区未来仍将持续。”陈涛说。

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关注到四川、重庆、浙江、江苏以及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持续性的40℃以上高温天气,与此同时,通过对大气环流的分析,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仍然会有范围较大、强度较强的高温天气,所以于8月12号下午升级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

三问:持续高温热浪正常吗,未来会否成为常态?

“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从气候角度来讲是正常的,但今年夏天高温热浪事件持续的时间、强度,以及影响范围,确实达到一个非常强的水平。”陈丽娟说。

据她分析,今年6月以来我国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有可能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高温事件。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远远不是天气尺度的问题,这背后有深层的气候尺度原因。

事实上,不仅是我国,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出现增强,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致使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了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其中高温热浪的频发多发是非常显著的特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类似今年的高温酷暑,在以后的夏季,出现的频率可能会更多。”陈丽娟说,“今年高温出现的时间偏早,预计结束的时间也偏晚,这种‘开始早、结束晚’的特征,以后也会越来越明显。”

2022年7月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单位:℃)。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陈涛提醒,在城市中,用电需求激增是持续高温所引发的最显著的影响之一。高温下空调等电器使用频率大幅提高,对能源保供影响较大,相关部门应根据气温预报做好应急预案,保障电力供应。

对于公众而言,他建议,高温天气期间要尽量减少长时间户外活动,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热射病及其他高温易诱发的潜在疾病影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正值暑期,在炎热的天气下,休假在家的学生游水避暑时,一定要注意远离危险水域,防止发生溺亡事故。”陈涛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