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调研数据显示,国内一边工作,一边做副业的人已经超过8000万。

8000万是什么概念?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1年全国在职工约为8.8亿人。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职场人里,就有1个人有副业。

如果在疫情之前,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结果有些夸张。但经历了疫情、裁员、降薪之后,你会越发觉得“工作没了,拿什么养活自己”的问题必须被提上日程。

微博,“副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3亿。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工作场所,你很难听到有人公开谈论这件事。

为了搞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在搞副业”“副业赚钱吗”“什么职业搞副业的人最多”“什么工作适合被当作副业”,根据其他人发起的“如果你被裁了,怎么养活自己?”调查,共有1624位读者参加。

以下是具体关于“副业”的几个洞察。

1.三成人拥有副业,副业“门槛”并不低

就算周围没人提副业的事儿,实际有一份副业的人的比例还是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调查显示,近三成人有或者曾经有过副业。你没看错,十个人里就有三个人有副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副业的人数也随之增多。

80前的职场老将们,对副业最有热情,占比超三成;80后和90后紧随其后,作为职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一边吐槽996,一边把自己熬成了007;00后也不甘落后,有副业的人有两成,别看进入职场没几年,00后小小年纪就参透了“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一古老的哲学道理。

2.按城市划分,“一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有副业的人数占比,比“二线城市”高2个百分点。或许可以理解为,能搞成副业的人,要么有压力,要么有时间。

当然,还要找到适合成为副业的职业。

调查显示,教育培训、自媒体、设计、业务咨询四种职业占据副业领域的半壁江山,其次是微商、网店经营、策划、炒股、代购和手工制作。

3.副业TOP10里,按工作类型划分,技能输出型占6种,产品销售型占3种,投资经营只占1种。 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实力永远比机遇更重要”。

正所谓“有技术走遍天下,无技术寸步难行”,副业也是有“门槛”的。在“为什么没有副业”的调查中,超七成人坦言是因为自己没有特殊技能。

什么是“特殊技能”?

在有副业的人群中,本职工作是互联网计算机和媒体出版广告业的人数最多,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实时更新信息” “走在时代前面”,或许,这就是当代社会最需要的“特殊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拥有副业的人群中,体制内占比最高。虽然“体制内”不算职业,但也反映出,体制是一座围城,“躺平”只是假象。

副业三大“骗局”:

有兴趣、能赚钱、不占时间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副业是月入过万、兴趣优先、不耽误自己时间。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想象和现实相距甚远。

首先是兴趣。

在“搞副业的前提”调查中,超半数人认为,副业必须是自己喜欢的事。

在“最想从事的副业”调查中,自媒体、直播主播、游戏代练、网店经营、网约车等新兴职业占比超七成。但在实际从事的副业中,以上新兴职业占比只有两成。正所谓“兴趣不能当饭吃,除非你的兴趣'值钱'”。

值不值钱还得老板说了算。

搞副业前,有72.4%的人认为“副业能带来可观的收入”是前提。但在副业月收入调查中,每月能拿到500元以下的占比最多。真能赚到万元以上的只有7.73%(其实也不少了)。

职场是现实的,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要想多赚钱,就得付出想应的时间。

搞副业前,超四成人认为“搞副业不能影响主业”,还有三成人主张“搞副业不能占用过多生活娱乐时间”。但实际上,大部分人搞副业都是在休息日、工作日下班后和工作中休息时间。

精确到小时,每天为副业花费1-2小时的人占比三成,每天超过3小时的也有13.5%,但更多人是时间不固定。突如其来的工作,就像学生时代体育老师生病时的数学课,虽然是“好事”,但难不影响心情。

副业能给生活带来什么?

当然,副业也不全是不利影响。

在“做副业的原因”调查中,副业是超八成人工作之外的安全感来源;超半数人把副业看作是一次能够提升技能、拓宽人脉甚至是未来创业的机会;超四成人把副业作为繁忙生活中的精神疗愈,认为副业可以让自己解压放松,或是带来新的体验。

正因为它的这些积极作 用和情绪价值,反过来能够更好地作用于生活和工 作。 在调查中,超九成人并没有因为从事副业而影响本职工作。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都开始鼓励副业。

2018年,一向崇尚“职人精神”的日本,很多公司开始解除不许员工从事副业的禁令;在美国硅谷,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鼓励员工开拓副业辅助正职;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十三部门在2020年出台《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鼓励“副业创新”。

在副业不被允许 的年代,从事副业就像是一场“冒险”。而如今,副业更像是一场“生活实验”,能让你走出两点一线的生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