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习旅程开始,我们必经的一个阶段是认识新伙伴,融入新环境。
面对新伙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对方心里留下一个初始印象,这个印象大概率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所以,管理好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这一周,我们的课程主题是“自我呈现”。在接下来的四节思维模型课中,你将听到来自四个行业的高手是如何表达自我,如何呈现自我的,相信他们的故事会对你有所启发。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节课。
这节课,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讲故事,比如,你要做品牌文化,你要做一次招聘宣讲,你要述职,你要在饭桌上讲一个感悟,或者,你要给你家孩子总结一个道理。这都需要你拥有说故事的能力。
但你发现了吗?这些场景,都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我们是想通过讲故事来实现某个目标,比如表现一个主题、传达一个理念,或者说服一个人。
这就对我们讲故事提出了要求,不能像流水账一样说清楚就行,还得吸引别人一直愿意听下去。怎么做到呢?
这节课,我们请来了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中国顶尖的纪录片导演,任长箴。你肯定看她的作品,最知名的那部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我们都知道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是陈晓卿,但是这部片子的具体策划、执行、剪辑工作,是任长箴作为执行总导演带团队完成的。
为什么我们要向一个纪录片导演来请教怎么讲故事呢?
这是因为,纪录片导演的每个故事,都是来自琐碎的真实生活,他们要对生活进行再发掘和再组织,才能传达自己想传达的理念。
这跟写好剧本再拍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任长箴是怎么把琐碎的、不可控的真实生活讲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的呢?下面我们请任长箴亲自给你讲。
这节课的课程导师任长箴,研究员是柳昊,由转述师徐惟杰进行转述。
好,下面我们开始。
抓住动作,串起叙事主线
在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之初,任长箴接到的任务是,拍一部主题是“中国美食”的纪录片。
“中国美食”,这是一个主题,一个理念,但它本身没有故事性,它不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更没有细节。
这是我们讲故事时常见的难题。我们讲故事往往是为了表达理念,可是我们想要表达的理念、主题,它本身没有故事性。
你想想看,比如要传达 “产品质量好”的理念,我们可以怎么讲?你可能会说,我的产品用了最好的原材料,经过了严格的生产流程,得到了质检部门的权威认证,占了多大的市场份额,等等。但要注意,这只是一些静态的信息罗列,对观众来说,这是说明书,没有什么魅力。
面对“中国美食”这个任务,也是一样的。如果按照一般套路,我们会去讲美食的历史,从古代到今天;去讲美食的地域分布,八大菜系;去讲美食的构成,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套路当然可以,但这是罗列信息的说明书。
任长箴不想拍说明书,她想拍打动人心的故事。她用了一个办法,生生从一堆毫无故事性的元素里,梳理出了一条叙事线条。这个办法叫做:抓住动作。
什么意思?故事跟静态画面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有事件在发生,有动作在推进剧情。 在任何一个故事里,动作都是故事推进的关键节点。所以,要是能抓住关键动作,就抓住了执行这些动作的“角色”,也拎出了叙事线条。
对任长箴来说,要拍“中国美食”,就是要抓住中国美食这个主题背后一系列的动作。
那怎么才能抓住这个动作呢?一堆食物又不是动物,它可没有动作。那谁有动作呢?操作食物的人是有动作的。你想想看,任何一个人要把食物从食材做成餐桌上的美食是不是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食物的获取、食物的消费、食物的加工、食物的储藏、食物的烹调、食物的调味、食物的养殖。而抓住这几个动作,一条完整的叙事主线就理清楚了。
这七个动作一确认,任长箴团队马上有了行动指引,他们分出7个小组,分别前往中国各地,按照这几个动作,收集素材、寻找故事去了。
比方说,负责讲“获取”这个动作的故事团队,他们跑到东北查干湖,去拍摄渔民们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环境里,怎么获取湖里的大鱼。那么,在这个场景下,回答“怎么获取”这个问题,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了:
冬天的渔民们趁夜色出发捕鱼,他们顶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寒风行进在结冰的湖面上,稍有不慎便变会落水丢掉性命。 渔把头的压力更大,他必须准确判断鱼群在冰下的什么地方,命中与否决定了他在众人中的威信。 这群渔民努力了8个小时,终于开始收网,把肥美的大鱼捞出水面,渔民们获得了丰收的喜悦。
再比如说,负责“消费”这种动作的故事团队,他们在陕北发现了一个卖馍馍的姓黄的老汉。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开始,黄老汉每隔三天会做七百个糜子面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卖。拍摄团队就用黄老汉的故事,来折射整个陕北对面食的消费习惯。
你看,这么抓住动作,就能抓住动作背后的一个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关键动作,是互相关联的,它们连起来,传承了一整条人与食物的关系故事,所以你每看完一个动作故事,不会关了电视就结束了。你会像看连续剧一样,忍不住想知道,下一集人跟食物会发生什么新故事,这条动作牵连的叙事线,在牵着你往前走。
所以,按照“抓住动作”这个拍摄逻辑,任长箴的团队,拍摄出了后来打动整个中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的第一季总共七集,就是分别对应了前面梳理出来的七个动作,我们再来重复一下:食物的获取、食物的消费、食物的加工、食物的储藏、食物的烹调、食物的调味、食物的养殖。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刚问世时就火遍全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跟以往常见的中国主流纪录片很不一样。我们天然对理念的灌输是警觉甚至抵触的,但我们对故事的抵抗力,就要弱很多。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也是在传递主流价值,但都是着眼于食物背后的操作动作,这些真实动作背后,又勾连出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人物,和他们面对食物的理念、情绪和态度。用这些极具贴近感的故事来传递理念,唤起观众的认同感,要比去拍大好河山要有效得多。
抓住动作,这一招对我们日常说话也很有用,它能加强别人对你说的东西的印象。比起观点,人们都是对故事更敏感。比如写一只猫,没有动作,你可能就会说,“我的猫非常活泼”。
要是你意识得到要抓住动作,你可以怎么跟人介绍你的猫呢?我的猫像狗一样,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它玩扔玩具老鼠让它捡回来的游戏。我一扔,它就窜出来,瞬间叼回来给我,兴奋得眼睛发亮。我要这么扔30次,才能把它的力气消耗掉,这样它夜里就不会上蹿下跳,才肯陪我睡个安稳觉。你看,扔玩具,捡回来,上蹿下跳,睡安稳觉,全是动作。
这是任长箴教给我们的第一个心法,抓住动作。
用负能量构建叙事张力
第二个心法,叫做“借助负能量,构建叙事张力”。
负能量,就是你故事里的消极信息、人物的消极情绪和行动。
你可能想说,哎?这好像不对吧,我要传递的理念是正向的,正能量不应该才是故事想要着重表达的吗?为什么要运用负能量呢?
其实,负能量是反衬正能量的最好的比对物。观众最想看的不是从头到尾全篇的正能量,从头到尾的正确,或者主角的一帆风顺,这样的故事给人的距离感太强了,人们很难引起共鸣,甚至感觉无聊。
我们前面说,抓住关键的动作节点,就能拎出叙事主线了。但你要是只抓住成功和顺利的动作,那你的故事可能串起的是一个流水账,缺乏张力。
反过来,如果你的故事主角会遇到麻烦、遭遇挫败、会受伤、会消沉,在这些对比之下,那些努力、成功、实现目标,这样的正能量看起来才更可贵,整个故事的推进过程,也才更加扣人心弦。
任长箴推荐了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小短片,讲的是5个身处衰老困境的老人,是怎么突破困境,重新寻找梦想的。这个小短片就是典型的用负能量反衬正能量的手法,拍得非常有感染力,我们在下方放了视频链接,片长只有两三分钟,推荐你看一看。
小短片《梦骑士》链接:
https://www.iqiyi.com/w_19rsjsvfux.html
遭遇挫败的人,更像我们自己。成功能引发崇拜,但是成长能引发认同。而负能量转化成正能量的过程,隐喻的就是成长。
那么,应该怎么来寻找故事的负能量呢?任长箴的答案是,顺着主人公的目标反推,在他的处境里寻找,有哪些困难在妨碍他实现目标。换句话说,负能量,就是主角的困境。
比方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食物的获取》,任长箴跟拍了一个叫单珍卓玛的藏族小姑娘,来讲她是怎么采集松茸的。
采集松茸这件事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一般来说,能拍的也就是她怎么准备工具的,怎么到达山里的,怎么找松茸的,怎么采集的,怎么把松茸带到市场卖掉的等等。这种小的事情能有什么负能量呢?
任长箴开始从单珍卓玛的目标倒推了。你不是想要采摘到更多更好的松茸吗?那么,有什么事情会阻碍你采摘到更多呢?
带着这个问题再审视小姑娘的采摘故事,她发现,单珍卓玛遇到的困难还真不少:
比如说,跟她一起上山的妈妈身体不好,这让单珍卓玛有后顾之忧,她没法尽全力去找松茸 比如说,村子里的其他人也会去采摘松茸,这些人都是她的竞争者。面对竞争,她不占任何优势,因为她年龄很小,经验也不足;
比如说,市场上松茸收购价在不断降低,这无疑是个不利的消息。她必须加快速度,否则,她就赚不到更多的钱;
比如说,要去山上的那几天,天气不好。这种天气对松茸的产量跟质量是有负面影响的。那样的话,她采到的就都是一些质量不好的松茸了。
再比如说,上面这重重的困难让她心态不好,她很焦虑,不淡定,这是来自内心的消极情绪。
你看,这些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困境,但它们是实实在在困扰单珍卓玛的事情。她如果想采到松茸,就必须克服这些困难。
找到这些困难以后,任长箴就开始着重表现这些困难。观众们也逐渐意识到,这种稀罕的蘑菇不单单是种美食,对一个普通的、辛劳的藏族家庭来说还是一个关乎生计和命运的要素。观众的心就开始随着单珍卓玛的行动而起伏,他们会特别关心,单珍卓玛后来到底能不能采到足够支撑生活的松茸呢?
在松茸这一段故事的最后,藏区下了一场雨,松茸长势越来越好,单珍卓玛采到了足够的好松茸,她所遭遇的困难开始有所缓和的时候,观众也终于松了口气。观众对松茸的美味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能体会美食背后的艰辛。这样讲出来的故事,韵味就超越了松茸的味道本身。
所以,这是任长箴教我们的第二招: 从主角的目标倒推,找到阻碍他实现目标的负能量,用负能量来构建叙事的张力。
用细节展示故事的情境
当你抓得住关键动作,会借负能量来构建叙事张力,你的故事已经比信息罗列要好太多倍了。还有一件事是我们要提醒你的,这就是多用细节。
还说回前面那个活泼小猫的故事。我说了,它捡到玩具老鼠,会瞬间窜回来,眼睛发亮,这是细节。我每天晚上要扔30次,才能帮它放完电,这也是细节。你看,多用细节能够展现故事的情境,让它更生动。
精彩的故事一定充满了各种细节。这个道理其实几乎不需要我们再说了。但这节课里,我们想反过来提醒你一件事:
如果你不想让一件事成为一个故事,那就请你,尽量不要给出任何细节。
这是什么情况?比方说,你的公司在处理一些危机公关事件,或者你不想外界过度干预你的私事。那么,你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回应。不得不回应的时候,最好的做法也是,不提供任何细节。不给任何细节,这种方式,对一个故事的影响是破坏性的。
我们来看一个经典案例,10年前,陈冠希针对“艳照门”事件所召开的道歉发布会。
如果你愿意,可以去翻翻他当年的道歉视频,他穿最保守的深色西装、最常见的白衬衫,没有任何表情,用中国人所不熟悉的英文道歉。整个道歉信不提任何具体时间地点人物,道完歉不回答任何问题,整个过程只有短短6分钟。
可以说,这个发布会够简短了,它只有一个发言的环节,而且时间也很短。但就是这样一个简短的发布会却取得了非常好的公关效果。发布会结束之后,陈冠希没有引发更多的指责,从舆论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道歉堪称完美。
这就让人很费解了。为什么这样一个简短的发布会可以把丑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要知道这个丑闻可是震动了社会各界,很多人都在等着看陈冠希的好戏呢。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包括发布会召开时机的选择,陈冠希态度的诚恳,宣布退出娱乐圈的自我惩罚,等等。但这些原因当中,发布会的“不透露细节”策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陈冠希选择全程用英文发言而不是中文。要知道英语可不是我们的母语,普通人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更不用说去细细分析他的语气、他的用词了,所以就听不出哪里他有犹豫,哪里有愤怒,哪里有委屈。这些可都是细节,而英语就天然地为这些细节提供了一个保护壳,让外界无法获取更多故事线索。
其次,陈冠希跟其他有类似经历的明星不同,他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愁眉苦脸或者乞求外界的原谅。他始终一脸严肃,没有任何强烈的情绪表达。但这肯定不是他内心所想。要知道丑闻爆发以来,处于舆论漩涡的陈冠希内心肯定经历了很多煎熬与拷问。他为什么不在发布会上爆发出来?陈冠希这么做,就是要掩盖这些内心活动。这些内心活动都能帮助我们重现整个故事,可陈冠希并不想给外界提供这些。
最后,发布会也没有回答任何问题。这点就很直接了。无论你有多少疑问,都无法从发布会中得到任何证据,哪怕是间接的证据也没有。
你看,通过这三个举动,整个发布会的“不透露任何细节”的效果就出来。除了能获得被编排好的发言稿,外界能发挥的空间就很小了。很多准备从发布会挖掘更多故事细节的媒体就扑了个空,没有细节就没有制造故事的空间。
不光是这次发布会,在危机公关事件的处理中,很多公司都采取了相同的策略。
比如在回复外界的问题的时候,很多公司就不接受电话采访,只回复邮件。这是为什么?因为电话里会有情绪,有细节,有很多不确定性。稍微有失误,有人就可以利用这个失误拼凑出一个故事。所以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一些失败的公关,就犯了这个毛病,为了回答问题,回应质疑,他们反而大张旗鼓地释放了非常多的细节,制造了很多故事。
总结
到这里,我们梳理了讲好一个故事的三条策略,我们来总结一下:
第一,抓住动作,用动作来理清叙事主线;
第二,借助负能量,来构建叙事张力;
第三,多用细节,能让故事更鲜活。而反过来,如果想破坏一个故事,那就不要提供任何细节。
你有没有听过、见过一些讲得特别好的真实故事?这个成功的背后,故事的讲述者做对了哪些事情?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
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