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界,不,应该说是在世界企业界,任正非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西方商界和媒体之所以推崇任正非,说他是“电信皇帝”、“泰斗级商业领袖”、“改变了世界”……,都是有原因的。
毕竟不是随便什么人创办一家公司,就能跟爱立信、诺基亚、思科、阿尔卡特等巨头扳手腕,还能战而胜之的。这个世界很现实,人们只会因为你胜利的结果和强大的实力而对你保持尊重。
但任正非认为自己其实很普通,外界把他和华为有些神话了,“在母亲肚子里就想称霸世界、小学成绩好、大学有理想、当兵想当将军……”这些都是不对的。
任正非说自己“初二以前贪玩,成绩并不好”。他长大后也没有多么大的理想,并不像别人说得那么天赋异禀。
“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
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任正非说得很清楚,他走上创业这条路,实际上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当时任正非的情况很糟糕:失业,离婚,上有老下有小,没有什么钱,还背负巨债,可谓命运艰难,人生落魄到了极点。
在同索尼CEO对话的时候,任正非介绍了自己当年的情况,“我自己要生存,还要养活父母、老婆、孩子,找不到地方用我,我也不甘心,就只有走向创业。”
所以,任正非创办华为并不是深思熟虑、有预谋的行动,事实上当年他这种属于“个体户”,已经是游离在社会主流之外了。
等到公司成立,任正非已经把自己的积蓄和朋友聚集的资金耗费了大半,那时候的任正非何尝想过什么“三分天下、世界第一”,他只想着如何赚钱,让自己和公司如何找到一条活路。
华为进入通信行业,完全是误打误撞,任正非觉得这个市场很大,能赚一点钱,就很好了,他并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难。后来爱立信的CEO还问过任正非,“你怎么胆子这么大,敢迈这么高的门槛?”
任正非说等他们迈进来以后才知道门槛高,但是退不出去了。因为没有退路了,当他意识到通信行业竞争残酷的时候,已经没有资本再退回去做别的东西了。
华为是任正非第一次创业,很辛苦,公司长期处于缺钱、缺人、缺技术的艰难状态,市场竞争很残酷,压力很大,市场和研发都需要砸钱,任正非压力很大,有段时间他经常流泪。
在公司最困难的时期,任正非患上了抑郁症,有活不下去的感觉,“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所以,任正非并不是天赋异禀,像爽文里的主角一样无往不利,他的每一次进步都有被逼的成分。
任正非为啥能这么厉害?一切都是被逼无奈!
这正如曾国藩所说,“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从曾国藩到任正非,乃至于古今中外的很多成功人士,大都是因为受环境等方面的逼迫才走向成功的。
都说华为发展很快,只用二三十年时间就追赶并超越了那些百年巨头,但这么快的发展,也不在于任正非有多英明睿智,而是因为通信行业剧烈变化,势头凶猛,华为要想生存下去,只能咬紧牙,全力以赴。
“一创业就想做世界第一,这不符合实际”,任正非说华为进入发展快车道后,速度越快,“矛盾越多,各种问题交集,完全力不从心,精神几近崩溃。”任正非的情况还是很难的。
说这么多,我想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都是被事情推着往前走,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被逼无奈。
毕竟在现实面前,我们的力量都太微弱了。
比如任正非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并没有想到华为以后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对于个人来讲,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我思考的是这两、三年要干什么,如何干,才能活下去。”
当然,“事”推着人往前走是一回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另一回事,人和事是互相促进的。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就是这么个道理。
总而言之,人生和事业难免会遭遇艰难的时刻,关键是看我们自己的态度和反应,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最后,活下去,永远是硬道理。诸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