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谢良是江西兴国县长冈乡人,他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少年时因为家里贫穷,谢良只读过两年书,可这两年求学的经历对谢良今后的人生影响颇大。年少的谢良嗜书如命,只要有机会就会抓紧时间学习。

就是这样的精神,也成就了谢良将军成为全军唯一的一位闻名中外的将军作家。

在投身革命事业时,谢良在战场上更是一把好手。1930年,年仅十五岁的谢良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当年就积极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谢良素有文化素养,作战勇猛、不畏生死,很得长辈们的青眼。而谢良也没有辜负党和组织的栽培,不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在战场还流传下来很多的故事。

与敌军激战,谢良伤了左脚

1933年初,年仅十八岁的谢良就是红七军团某部的连指导员了,小小年纪的谢良战斗英勇。仅用了三天的时间,谢良带着尖兵连就急行了五六十里,配合兄弟部队战斗,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

可是,敌军哪能甘心就此战败,组织兵力反冲锋,谢良身先士卒,亲自用轻机枪扫射敌人,压制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就在这次战斗中,谢良的左肩骨被打碎,肺部被击穿,口吐鲜血、受伤严重。

医生立刻为谢良止血、清创、包扎后送往后方医院,因为医院缺医少药,谢良手术的时候十分遭罪,但他还是坚持配合完成了手术。

术后在病床上躺了四十九天,谢良的伤口仍未愈合,而且时好时坏,有时还会流脓。这个情况被巡房的院长发现,经过仔细的检查才知道,谢良的伤口里还有四五块碎骨没有取出。这次院长亲自为谢良做手术,才使得伤口好转愈合。

这只是《将军作家谢良的“独脚人生”》一文中关于关注谢良将军的一个小故事。那时战争的惨烈、医疗条件的艰苦都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只能通过书中文字的记载窥见历史的足迹,老一辈战士们也曾有青春年少,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英勇作战,付出的太多了。

《谢良将军独脚走出英雄路》一文中详细的记载了谢良是怎样失去自己的左腿的。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长征胜利了,红四方面军一部经过整编后成为西方面军,开启了艰苦卓绝的西征战役,谢良任命为西路军第五军(原红五军团)第二十三师政治委员。

11月29日下午三点左右,一边指挥战斗、一边瞄准敌军的谢良突然感觉自己的左腿一阵发凉,他知道自己受伤了,却并没有在意,还是警卫员发现了谢良左腿鲜血直流,喊道:“政委,你负伤了!”

这时,谢良才下意识的看向自己的左腿,这才发现原来是膝盖中了敌人的冷枪。可是,战斗正酣,如果这个时候指挥员中枪受伤、离开战地会极大地影响全军士气。

于是,谢良强忍剧痛,交代警卫员不要声张,“别吭声,帮我包扎一下!”然后,继续指挥战斗。直到战斗结束,军长董振堂才得知谢良伤势不轻,马上安排人把他护送到山丹县城卫生部治疗。

在这里,谢良遇到了自己的老战友李屏仁,两人比邻而居,虽然因为伤势过重、行动不便,互相不能见面,却心意相通、互相打气,约定好安心养好伤后,一同返回战场。

此时,因为敌军的封锁,我军的医疗条件十分差。谢良腿中的子弹无法取出,伤势反反复复。有一天,谢良的伤口急剧恶化,反复发起了高烧,很多天都不退烧。无奈之下,医生想到了一个退烧的土办法。

医生从野外搬来一盆冰块,把谢良的腿放在盆上,又把冰块放在受伤的腿上。这样坚持十几天后,谢良的烧总算是退下来了,可是这条左腿却被冻伤、失去知觉。

为防止谢良患上败血症,在没有手术器械、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医生只用了一把大剪刀就将谢良的脚趾剪掉。疼得谢良大叫一声昏厥了过去。醒来时,他脚趾连同前脚掌都丧失了,从此就成了残废。谢良抚摩着那条失去知觉的腿,难过的哭起来。

不拖累战友,谢良放弃随军

1937年1月,由于战事惨烈,西路军转为游击形式,谢良这些受伤严重的士兵们自然不能应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再也不能随军前进,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四散下山。

面对未知的前途,组织上很是舍不得这些伤员。

这时,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含着眼泪塞给谢良三块银元,说:“老谢呀,你们伤病员不能随军行动啦……”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谢良也是万分不舍,但考虑到组织上的难处,还是说:“行!我懂,我走,决不脱累大家!”

医务室主任杨奋也是眼含着热泪为谢良换了最后一次药,还给临走的谢良塞了一包药和纱布。众人眼看着伤兵四下散去,谢良带着警卫员和给养员向北面的山林里走去。

这一路上遍是荆棘,他们没有侦查员,能不能遇到敌军只能听天由命。为了减少与敌军遭遇的概率,谢良一行人只能在山林中前行,不敢到大路上去。这样的前进路线自然也找不到新的补给,只能是饿了热点雪水吃炒面,很快吃食就捉襟见肘了。

粮食上的短缺并不可怕,他们这样前进了三天,敌军开始大范围搜山。谢良躲在灌木丛中也还是被发现了,敌人拿着刺刀逼他自己走出灌木丛,还向谢良厉声呵斥:“快出来!你是什么人?”无奈下谢良自己走出灌木丛,并声称自己只是伤兵。

敌人在谢良身上没有搜到枪和有用的东西仍不甘心,就向谢良要钱。还好谢良有先见之明,把组织上发的救命钱藏在了伤口的绷带里,这才得以保留,一无所获的敌军最后只能拿走了谢良的大衣。

就这样,谢良一行人又坚持到了第六天,可谓是弹尽粮绝了,炒面只剩下一碗。而这时,谢良的伤口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治疗处理,开始发炎,他疼的都走不了路了。

而敌人还在每天搜山,谢良又一次狠心做下了决定,他让警卫员和给养员先走,把自己留下,能逃出去一个是一个。两人听到首长的要求,都不愿意,“我们不离开首长,要死咱们一块死!”可谢良哪会同意。

于是,谢良语重心长的劝说两人:“同志们,咱们还不到死的时候。能走一个是一个,我在你们后面慢慢蹭,敌人抓住伤员不至打死,抓住你们可不得了。走吧,后会有期。”

小同志听到首长这样说,不得不服从命令,于是分头给谢良找来了柴火和水,又给首长烧了最后一锅水。

最后,还郑重的向谢良敬了个军礼。谢良不忘叮嘱战士们要铭记自己红军战士的身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陕北找毛主席。

战士们离开后,谢良开始了独自行军的生活。害怕被敌军俘虏,谢良也多次上吊自杀,可是巧合的是竟然三次自杀都没有成功。于是,谢良又燃起了活下去、继续前行的勇气。

尽管此时的谢良已经不能在走路了,可他仍然坚持向前爬行。当谢良爬到一个山沟里时,得到了一家人的帮助,谢良也把自己的三块银元作为答谢给了这家人。

可没想到的是,好日子只过了三天,谢良就被马匪认出,把他当做邀功的礼物送给了敌军。

等待治疗时,谢良再次入狱

敌军哪能给谢良认真治伤,就这样,谢良的脚伤一再耽误。直到1937年,谢良再一次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这次,谢良才被送到兰州省立医院进行系统专业的治疗。

经过医生仔细的检查诊断,谢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左脚上的伤口已经严重恶化了,如果再不进行彻底的治疗,会危及生命的。就这样,谢良的这只左脚被全部锯掉,他彻底成了独脚将军。

又几经辗转,谢良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陕北,组织上安排他进入抗大继续学习,谢良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可是,这一年的冬天,谢良本就有伤的左腿再一次严重冻伤。

这一次,在延安中央医院,谢良的左腿膝盖以下全部被锯断。

手术时因为没有麻药,谢良疼的晕了过去,三天三夜没有清醒。在大家都以为谢良这次要熬不过去的时候,他却奇迹般的再次挺了过来。谢良自己还幽默的说:“马克思老不收我,都走到他门槛边上了,又把我赶了回来。”

谢良的革命乐观精神让大家为之动容,再次死里逃生的谢良继续投入到学业中去,在抗大顺利毕业。1939年6月1日,谢良等很多战士被毛主席接见。

一见到谢良,毛主席就亲切的握着他的手说:“谢良同志,你为革命负伤是光荣的!”虽然谢良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可主席的亲切让他很是轻松,谢良主动要求,希望主席能为他安排安装假肢,以便他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

得知谢良还很年轻,毛泽东说:“才20多岁嘛,很年轻,腿没了,怎么办,上苏联去治。”还亲自写信安排组织部部长陈云安排谢良的治疗事宜。

可就在谢良到达新疆迪化(现在的乌鲁木齐)等待前往苏联时,意外再一次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谢良滞留在了新疆办事处。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盛世才眼见大战在即,生出了叛变的心理。于是,盛世才在1942年3月,亲手炮制了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和八路军驻新孤办事处参加会议的“攀动计划”,把谢良等一百多名共产党员逮捕入狱。

学习写作,谢良成将军作家

谢良等人在狱中也不断的坚持斗争,1946年5月上旬,谢良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中央,详细的汇报了在狱中的这一百多位难友的情况和名单。

值得庆幸的是,这封信辗转的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中,毛泽东主席亲自参与谈判营救。终于在1946年6月11日,被关押在新疆监狱长达4年之久的一批党的干部及家属人129全部获释。

在狱中的日子,谢良除了不忘斗争之外,更没有忘记读书。他在狱中先后向同狱的知识分子、医生杨奋学习三角、几何、代数。

然后,又自学了哲学、联共党史、俄文和《资本论》。监狱中照明工具十分简陋,可是这也不影响谢良看书的决心,刻苦读书的谢良硬是把自己的眼睛累到了550度的近视。

就这样,谢良用了两年半时间,攻克了两千多页的《资本论》,还写下十多万字的内容摘要和读书体会。

除了学习《资本论》,谢良对读书学习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从《史记》到《离骚》再到《孙子兵法》,谢良时刻被前人的永不屈服的精神激励着。就在谢良读了几十本小说后,就开始有了自己创作的欲望。

但是,在狱中行动和言论都不自由,还缺乏写作工具,即使如此,谢良还是克服困难、坚持写作。谢良前后四次写稿四次烧书,写作之路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结语

然而,谢良并没有放弃。在回到延安后,谢良在窑洞中再次提笔开始了自己的第五次创作。

这次没有敌人的监视,不用怕被敌人发现而焚烧书稿。终于在1948年1月,谢良这本充满坎坷的处女作《在新班女监狱中斗争片断》出版了,并获得好了很好的反响。

谢良将军这一生,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但是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梦想,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新时代青年人学习和效仿的。

参考文献

  1. 常家树,谢良将军独脚走出英雄路<期刊>·社会科学Ⅰ辑;·哲学与人文科学·人物传记;《党史纵横》,2011年.12期42_45
  2. 颜梅生,独脚将军作家谢良<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人物传记;《名人传记(上半月)》,2010年.12期64_67
  3. 何立波,将军作家谢良的“独脚人生”<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人物传记;《党史天地》,2007年.06期23_28
  4. 易俭如,独脚将军作家谢良之路<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人物传记;社会科学Ⅱ辑;《老友》,2006年.05期6_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