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 记者 曹政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457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956亿元——

城南崛起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天安门正南46公里,身披金装的大兴国际机场如同振翅欲飞的凤凰。每天与无数大飞机腾空而起的,是人们对城南土地的期盼与希冀——

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临空经济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贸区和综保区叠加优势,让城南吸引更多目光。

在减量发展刚性约束下,城南正在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过去五年,城南地区涌现出了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汽车、产业互联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等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城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457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956亿元,增长52%。

功能转变

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

在与大兴机场相隔不远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京以岭药业总经理张志广看到了新的机遇——“这将助力我们的国际化战略!”

目前北京以岭拥有6个创新中药储备品种,3个品种准备在欧盟和美国进行注册,10余个中药保健产品即将上市。“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的前沿阵地,大兴机场的通航也将加快我们的中药走出去!”张志广盘算着,今年就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二期项目扩大产能。

南北发展不均衡是困扰北京的一道难题。如何促进均衡化?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产业发展和升级。

近五年来,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拥有上市产品622个,在研产品232个,通过打造“药物研发—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全产业链的医药创新体系,提前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是城南产业升级的缩影。“城南推动功能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深耕细作重点领域和细分行业,着力打造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集群。”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城南地区涌现出了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汽车、产业互联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等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由企业简单聚集不断向集群创新、转型跨越转变。

目光再投向经开区。高端汽车是经开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布局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燃料电池产业,已形成以奔驰北汽新能源等为龙头,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创新型研发机构为代表,以百度阿波罗公园自动驾驶基地、小马智行等智能网联翘楚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成为经开区乃至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五年来,城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457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956亿元,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5570亿元增长到9063亿元,增长63%,产业结构从一般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全面转变。

活力热土

年度投资规模增至千亿元

昔日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变身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图书馆,服装商贸城变身国际文化科技园,旧货市场变身森林湿地公园……大红门地区已是另一番景象。

五年来,大红门地区疏解腾退了45家区域性批发市场,彻底告别服装商贸业态,拆除违法建设40余万平方米,腾出了60万平方米的可利用优质空间,增加绿地面积65万平方米。

“在城南地区,南中轴上的南苑—大红门地区是首都城市整体布局的重要战略空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城南地区发挥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打造蓝绿交织、文化交融的首都西南部生态文化发展轴带。

按照规划,南中轴上未来还将打造博物馆群、礼乐双轴、“南苑风韵”“南囿秋风”等重要文化景观节点,成为国际一流的文化博览区。

变迁的背后,是重大项目悉数落地,城南成为投资热土。2010年到2012年实施的第一阶段城南行动计划,平均每年完成投资8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占比63%、产业占比15%;但到了第四阶段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平均每年投资1000亿元,产业投资占比超过50%,基础设施投资占比16%。

发展惠民

新增中小学学位4万个以上

城南地区的变化还体现在百姓生活的点滴中。5年来,本市引导投资向城南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等薄弱领域和区域倾斜。

综合交通体系主骨架逐渐清晰——

织密,五年间南部地铁线路从5条增加到14条,运营里程由90公里增加到230公里,轨道线网规模跨越式增长2.5倍;

提速,由城际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快速综合交通廊道加快建成,房山区与中心城区通勤时间缩短到半小时以内;

补缺,随着地铁8号线四期、14号线中段和19号线一期等线路开通运营,有效解决丽泽新发地、大兴瀛海等产业、居住密集区域地铁“空白”问题。

生态空间扩大厚植绿色基础——

大兴国际机场周边大尺度造林15万亩,青龙湖森林公园、黄村狼垡公园等一批高品质公园建成开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加快建设,绿色版图持续扩大,人均城市绿地面积从30.1平方米增加到47.9平方米,PM2.5从6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微克/立方米。

民生幸福更有厚度——

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等14所学校建成启用,北京第五实验学校9月开学招生,共新增中小学学位4万个以上;

五年新增床位4400余张,极大缓解了城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问题。天坛医院新院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等已投入运营,北京口腔医院新院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等5所医院正在加快建设,北京儿童医院、宣武医院也将落地城南。

“城市南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已经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阶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强化优质资源导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