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福建人的“搞钱”能力有多强大?

香港有“四大天王”,而福建有数不过来的“搞钱天王”。

福布斯排行榜的常客曹德旺,从不搞关系,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但他手里的福耀玻璃集团,是中国第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人称“玻璃大王”。

许世辉,一个小学辍学离家的打工仔,靠卖零食赚600亿。

身家近千亿,福建首富都差点做烦了,人称“中国蛋黄派大王

宁德时代的老板曾毓群,在福建GDP倒数的宁德开了个电池厂,结果踩中了新能源风口,一年时间,公司市值就从3000亿暴涨到9000亿,超过了中石油。

成为2020年中国汽车新首富,人称“电池大王”。

这就是福建人,命定的赚钱能力者们。

每个人都很低调,从来不和谁吵架争老大,而是埋头赚钱,但最后都成了老大。

你说算不算天选“搞钱人”?

最近,有个福建80后,过去就是在深圳华强北卖数据线的。但2019年到2021年,分别收入是20.45亿、27.38亿、34.46亿。

三年累计81亿,最近还带着公司上市了,真是华强北的长脸时刻。

这家公司叫绿联科技,而背后的创始人叫张清森。

一根小小数据线,凭啥能这么赚钱?

华强北“混日子”三件套:贴牌、代工、虐同行

十几年前,绿联还是个在华强北的打工仔

别看现在被吐槽“华强北已死”,但在那时候,华强北随便一个柜台可能就藏着千万富豪。

华强北的王者明通数码城一进门,就贴着一句标语:“只有你想不到的款式和型号,没有你买不到的手机”。

2008年,明通数码城招商之前就出现过一天有5000家商户来认租,光是去维持秩序的保安就有100多人。

对了,马化腾腾讯,就起步于华强北赛格广场的五楼。

但手机仅仅也是华强北的冰山一角。当时华强北的电子元件就有五十多种类、超过200个小类,总计有600多万种型号的电子元件。

很多科技公司这么评价华强北,“在硅谷需要联系两个月的400个元器件,在华强北一天你就能全部找到。”

而绿联的创始人张清森,一开始选择了卖数据线。

不过,这时候的绿联就是个 OEM 代工厂,主要帮外国厂商生产数据线。也就是说,不需要设计,也不用技术,只是个无情的生产和贴牌机器。

如果文字不直观,我们有图有真相。

虽然地位最低,但代工当时是真血赚。

有老板就直接说,“你很难想象数据线的出货量有多大,国内的一个品牌,它一个月出掉的数据线就有200多万条。那种一个月几十万条的厂家则不计其数。”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张清森肯定在OEM代工厂这条路上安逸的走下去。

但2010年,绿联当时已经做好了一批产品,万事俱备,就差发货了。

结果,客户临时变卦,说找到了价格便宜1美金的供应商,强制要求绿联降价,不降价就撤单。

这下绿联算是碰上了吃“霸王餐”的人。

要么就硬气一回,绝不降价,但这批货就烂在仓库;要么就认怂降价,但毫无利润可言——在赔本和血本无归之间,无奈之下,绿联接受了降价。

但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张清森憋了一肚子气,每次想起来就觉得窝囊。

这就是代工的命运,数据线、手机、充电宝都一样,价格战一旦打响,所有的工厂都没有回头路,只能越做越便宜。

就连VR头显这种新兴的黑科技,在华强北的价格也在半年之内从199元降到了最低10块钱。

再这么“混日子”,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日子混了。

2011 年,张清森正式成立了绿联 UGREEN,准备拿回话语权

当时的产品生产存在一种通病:由于很多产品都是“公模”,导致不同品牌商的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除了LOGO不一样,其他规格都一样。

张清森就琢磨起连接高清电视的数据线。

市面上大多的产品都是以国外标准来做的,当时的货品大多以1.8米,因为6英尺的数据线更方便出口,但并不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

于是,绿联做出了0.5米,1米,1.5米,2米,3米,5米等等长度。

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长短的改动,但当你是第一个做到的时候,那就是王牌。

这套做法让同行大呼“没想到”,也让绿联飞速在国内市场做出了知名度。

划重点,这个未来的靠数据线年入34亿的福建大佬,这时总结了一句很值钱的话:

“要用五星级酒店的实力去开沙县小吃”。

数据线卖到中东的福建大佬,三年赚52亿

这么多卖数据线的,凭啥就绿联干到了上市?

这个绿联虽然过去在华强北“混日子”,但真搞起钱来,不是坐等锦鲤降临,而是有战术有技巧的。

1、傍“苹果”大款,靠大牌平替赚钱

2020年,苹果做了个决定,被工信部点明还被网友骂上热搜:为了环保,iPhone不再附带充电器。

一开始小米三星等一系列手机厂商还讽刺过苹果,但随后没抵抗住真香诱惑,纷纷化身环保卫士,执行不附赠充电器的策略。

一个原装苹果充电头售价145元,一根原装数据线也是145元。

但消费者的心理就是这样,愿意花一万块钱买手机,不代表他们也愿意花100块买数据线。

机会来了,但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

过去,为了判断哪些数据线是“自己人”,苹果推出了一个名为“MFi”。

MFi,顾名思义——Made for iPod/ iPhone/iPad,意味着厂家生产苹果相关产品均能达到苹果官方认可的技术标准。

早在2014年,绿联就通过了苹果的MFI认证,2018年又拿到了华为的DFH认证,顺利从编外员工变成了体制内,并且能在自家数据线的包装上展示。

只要苹果和华为能吃肉,绿联就能喝汤。

2、大品牌赚钱保命,小品牌赚钱要玩命

扩大影响力,并不是产品好就够了。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哪怕一根小小的数据线,也得出奇招。

过去为什么大家对国产品牌印象差是为什么?山寨、偷工减料还服务差。

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绿联放话:“如果你收到产品不满意,哪怕是心情不好都可以包邮退货”。

现在听起来很多品牌都这么干,但那是在2011年。

结果,绿联线上店营业不到4个月,绿联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万。

除此之外,绿联还搞了不少创新。比如,苹果充电头+安卓充电头的一拖二充电线。

再比如,很多人抱怨公牛插排不方便。

2013年底,绿联设计出了双USB手机充电接口的排插,此时绿联的营业额已超6,000万。

甚至比小米出的还要早。

绿联一路进攻,不光吃下了中国的电商市场,连国外市场也没放过。

绿联目前已经进入了欧美、日本、中东、南非等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入驻亚马逊中国半年后,绿联在平台上的单日销售额便超过了2万美金。

老外买疯了,绿联更是赚疯了。

亚马逊给绿联贡献的收入,几乎相当于京东天猫加起来的总和。

“技术”的命根子,还在别人手里

不过,绿联有个痛苦。

绿联虽然早就称为“绿联科技”,开发了绿联耳机、绿联充电宝、绿联穿戴设备,但在消费市场的认知中仍然是个“卖数据线的”

这就跟很多歌手不愿意在舞台上唱代表作一样,唱多了,观众就总觉得你只会一首歌。

并且,就算是数据线,绿联还给自己埋了两个大雷。

因为,在生产模式上绿联科技先是自主研发,然后以外协生产为主、自主生产为辅。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绿联的外协生产占比超75%,自有产能非常薄弱。

最近三年绿联科技一直试图自建工厂,提升产能。但是因为3C产品迭代周期快,光靠自己很难保证工厂的质量和价格,,反而喂饱了强大的上游供应商。

有个叫湘凡科技的供应商,一直为绿联生产音视频类、充电类和存储类产品。结果,绿联每年给它的采购钱就超过了2.6亿。

这样虽然省时省力,但导致绿联越来越依赖供应商。

绿联自己也公开承认,要是哪天供应商出现停工,或与该公司合作发生摩擦导致双方合作关系提前终止,受伤最大的肯定是自己。

绿联赚钱,除了依赖供应商,还极其依赖电商平台。

从2020年,绿联线上收入占到了82.35%,去年,也就降了一点点,78.14%,可以说偏科严重。

所以,三年光给电商平台交的服务费就翻倍的涨。

刚刚摆脱了代工,又沦为电商“打工仔”。

结 语:

靠一根数据线翻身,这件事太像是福建人能干出来的。

因为无论多小多不起眼的产品,总能成为福建人翻盘逆袭的机会。

17岁的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向父亲借了1万来北京卖鞋;29岁的银鹭创始人陈清水,东拼西凑了3万元,办了个罐头厂;32岁的许连捷,靠卖卫生巾起家,创立了千亿元市值的恒安集团

谁都不是拿着大把资金烧钱创业,而往往要么是被生计所逼,要么是被坏境所困。

这些大佬也给绿联淌出一条路:中国品牌要打价值战,不能只打价格战。

绿联未来要想靠产品赚钱,没有捷径,只能走研发这一条路子。

要想更自信,还得下狠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张一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